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发布时间:2018-06-23 11:52

  本文选题:中国城市 + 对称 ; 参考:《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7期


【摘要】:借助尺度归并和笛卡儿变换思想考察中国城市的宏观分布规律,发现中国城市在一定的空间和规模尺度上具有双重对称性: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呈现双侧对称特征;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广州沿线为轴,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形成双侧对称局势。中国城市的宏观对称性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式有关,海陆差异、地表形态和水系构成是影响城市对称格局的重要因素。城市的对称分布属于广义的形态发育问题,对称形成的内在机制可能在于人类空间行为的自组织演化。
[Abstract]:By using the idea of scale merging and Cartesian transform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macroscopic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cities, it is found that Chinese cities have double symmetries on a certain scale of space and scale: the Qinling-Huaihe River is the boundary. The southern city and the northern city show bilateral symmetry, and the eastern city and the western city form bilateral symmetrical situation, taking Hohhot-Taiyuan-Zhengzhou-Wuhan-Guangzhou as the axis. The macroscopic symmetry of Chinese cities is related to the way of rotation and rotation of the ear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ea and l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 system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attern of urban symmetry. The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 belongs to the generalized problem of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symmetry may lie in the self-organization evolution of human spatial behavio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的城市变化及其自组织空间动力学”(编号:40335051)资助
【分类号】:K90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彦光;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的标度定律与分形模型——对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数学抽象与理论推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陈彦光,刘继生;中心地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关于人—地对称关系的一个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3 刘继生,陈彦光;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J];地理科学;2003年06期

4 陈彦光,刘继生;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从整个科学体系的视角看地理科学的发展[J];地理科学;2004年03期

5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6 陈彦光;城市化: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7 陈彦光,刘继生;水系结构的分形和分维——Horton水系定律的模型重建及其参数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8 叶大年,赫伟,徐文东,李哲;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七零;;江苏城市势力圈与行政区域的叠合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磊;李伟涛;王秋龙;;贵州省城市体系的分形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袁新娟;;区域经济活动的风险生成与营销[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彦光,周一星;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张素娟;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潘存德;;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8 张煜星;;试论可持续林业经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S3期

9 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周旗;地理空间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吴怀连;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周海燕;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6 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祖琦;大都市政区:理论探讨·经验借鉴·实证分析——兼论上海直辖市政区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袁守龙;我国竞技体育赛事组合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梁进社;逆序的Beckmann城镇等级一规模模式及其对位序一规模法则的解释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4 艾南山,陈嵘,李后强;走向分形地貌学[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1期

5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6 陈彦光,刘继生;中心地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关于人—地对称关系的一个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7 刘继生,陈涛;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理科学;1995年02期

8 何隆华,赵宏;水系的分形维数及其含义[J];地理科学;1996年02期

9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系统的异速生长关系与位序-规模法则——对Steindl模型的修正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10 陈彦光,刘继生,房艳刚;效用最大化、logit变换和城市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模型[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炜;;太忙碌[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08期

2 吕志斌;;浅谈现代壁画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3 Garcia;Asher;;跟着图画学英语[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1年06期

4 Garcia;Asher;;跟着图画学英语[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1年07期

5 ;文化[J];今日重庆;2011年08期

6 刘士林;;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雍容;;我们怎样做母亲[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07期

8 ;意林辩论会[J];意林;2011年15期

9 孙晓燕;;形式与内涵——浅谈绘画的形式语言[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10 海默;;问城——360°批判中国城市(南京篇)[J];宁夏画报(生活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馥;;中国城市人的颜色偏好[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王思洁;陈忠暖;朱孟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德昌;;新世纪中国城市轮渡的定位和发展[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孙世界;;中国城市等级体系发展初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郑树森;张奎福;;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情况和公交优先建设方面的实践[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6 尚明轩;;深入的开拓 可喜的贡献——读《重庆通史》[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7 陈必壮;;未来中国城市公交发展之我见——兼谈中国城市公交发展不同规划设想[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刘早春;徐良;张建新;;跨世纪的中国城市煤产业现状、相关分析与发展战略[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武尚清;;中国城市诗与都市人类学研究[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徐红宇;陈忠暖;;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卫英;我市入围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N];金华日报;2008年

2 记者郭潇雅;未来中国城市将面临更大压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肖隆福;刘志庚入选中国城市十大风云首脑榜[N];东莞日报;2010年

4 ;银江股份:实现中国城市的智慧化[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5 记者 邓俐 通讯员 李梦悦;重庆获首个“生态中国城市奖”[N];农民日报;2011年

6 鄞州记者站 续大治 章燕飞 于玲玲;生态中国城市奖花落鄞州[N];宁波日报;2011年

7 李斌 周玮;污染治理中国城市大赶考[N];经理日报;2005年

8 记者 马丽元;全力推进中国城市临空经济建设[N];中国航空报;2011年

9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阮仪三;呼唤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回归[N];文汇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吕绍刚;海内外学者齐聚深圳 破解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密码[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凤祥;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建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闵捷;农地城市流转特征与时空规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许超;现代包装设计尺度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黄晓凤;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活动区和栖息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卢小慧;应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不同尺度的水文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7 管卫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立生;中国城市RBD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计量与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刘媛;中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管理改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降巧龙;中国城市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研究—应用松针为植物监测器[D];贵州大学;2007年

4 周纯杰;中国城市政府转型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探讨[D];厦门大学;2008年

5 金小娟;河流健康的分尺度评价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6 王鹤;缩小中国城市、农村差距的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郑树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8 聂毅宁;历史名城局部形象要素与城市整体特色的关系初探[D];东南大学;2005年

9 宋玉山;中国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的哲学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谢巍盛;基于尺度噪声能量估计的自适应语音去噪算法及其软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7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57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