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地理学本体论:内涵、性质与理论价值

发布时间:2018-06-24 15:04

  本文选题:地理学 + 科学哲学 ; 参考:《地理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科学哲学研究表明,本体论问题的探讨对于具体学科的科学哲学研究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地理学本体论的内涵,讨论了地理学方法论、本体论和地理学哲学的关系,比较和分析了哲学本体论与地理学本体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地理学本体论的性质,概括了地理学本体论的理论价值。地理学本体论包括两个层面: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流派的哲学本体论观念、地理学理论的本体论承诺,地理学家的本体论影响和决定着地理学家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选择,而某个地理学理论的本体论承诺则是该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础。
[Abstract]:The study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shows that the discussion of the question of ont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specific subject.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geograph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graphy methodology, the ont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geography,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ntology of philosophy and the ontology of geography.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ontology is expounded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geography ontology is summarized. The ontology of geography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philosophical ontological concept of geographers and geography schools, the ontological commitment of geography theory, the ontological influence of geographers,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geographers, methodology and The choice of value theory and the ontological commitment of a geographical theory are the pre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theory.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地理数字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YJA720003)~~
【分类号】:K9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麾;本体论的限度与改变世界的哲学[J];哲学研究;2003年07期

2 谢维营;关于本体论演化的历史考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鹏;;本体论的逻辑形态解读[J];求索;2006年01期

4 刘中领;;本论承诺是不是真正的本体论[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5期

5 高靖生;;科学理解论视野下的本体论承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高靖生;;科学理解视野下的本体论承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7 胡欣诣;;本体论的逻辑规定性:一个分析哲学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杨艳明;;技术的“本体论承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韩艳;;科学价值的本体论承诺[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10 穆艳杰;本体论的危机与重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丽杰;;古希腊本体论“世界观哲学”特性探析[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3 王振林;;现代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趋向与特点[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常宏;;论作为宗教学研究新范式的民族宗教学理论[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5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阳;谁来驯服网络时代的文学牛仔?[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俊文;社会存在本体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追寻希望的本体论承诺[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王桂田;试论本体论与现实生活的耦合之路[D];吉林大学;2009年

3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惠杰;马克思主义人学本体论初步构想[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雷春燕;蒯因“本体论承诺”思想及其科学意义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周佳;本体论的现代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邸凯辉;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8 王世东;蒯因本体论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9 刘旦;论塞尔社会实在的本体论意旨[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6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