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海安地区近1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与洪灾

发布时间:2018-08-07 17:21
【摘要】:对海安地区史志资料作了搜集与整理,利用Mann-Kendall法对该区1951年以来汛期总量与夏季最高温作了突变检测分析,以对该区近1000年来洪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做一探讨。结果表明,小冰期时期湿润与波动剧烈的气候条件是研究区频繁发生水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区地势低平,极易遭受水灾、热带风暴及海潮涨溢的影响。MK突变检验表明,研究区汛期总量的突变发生时间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而历年夏季最高温序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具体时间大致在1993年左右。汛期总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在其后汛期径流量又呈上升趋势;夏季最高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波动下降趋势,而在其后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最高温与汛期总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大可能导致洪灾事件的增多,因而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情景下,研究区乃至长江下游防洪抗灾任重而道远。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ata of historical records in Haian area are collected and collated, and Mann-Kendall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otal amount of flood season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summer since 1951 in this area, so as to discuss the occurrence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in the area in the near 1000. An important factor of water disas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a of the study area is low and easy to suffer from flood, the.MK mutation test of tropical storm and sea tide overflowing shows that the sudden change time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flood season in the study area is roughly in the middle of the 1960s, and the most high temperature sequence of the previous year has been abrupt in the middle of 1990s, and the specific time is roughly at the same time. In 1993,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flood season fluctuated before 1990s, but the runoff in the subsequent flood season was on the rise,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summer was fluctuating before 1990s, and then the trend was fluctuating,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summer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total amount of flood season. The increase of probability may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flood incidents, so the study area and eve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future with the continuous warming climat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 江苏海安县气象局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3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112)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诚,赵宁曦,张强,张芸,张敏,吴建民;江苏龙虬庄新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强,朱诚,房迎三;宁镇地区中更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J];沉积学报;2002年02期

3 张强,朱诚,姜逢清,刘兴林,郭立新;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J];地理学报;2001年03期

4 符淙斌;气候突变现象的研究[J];大气科学;1994年03期

5 邓自旺,丁裕国,陈业国;全球气候变暖对长江三角洲极端高温事件概率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张强,朱诚,姜逢清,于世永;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艳香,高晓清;SCL与中国东部气候年代际变化[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2 杨梅学,姚檀栋;近300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候突变事件[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3 侯书贵,张东启;1954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两支冰芯记录的对比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3期

4 张强,姜彤,施雅风,苏布达;6000aBP以来长江下游地区古洪水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5 刘晓宏,秦大河,邵雪梅,赵良菊,陈拓,任贾文;西藏林芝地区近350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6 杨昭明;青海高原器测时期降水、气温的突变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田晓四;朱诚;尹茜;孙智彬;;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洪水沉积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沉积学报;2007年02期

8 史威;;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及环境演变研究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马春梅;朱诚;朱光耀;王吉怀;黄润;顾维玮;;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地层的磁化率与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关勇;朱诚;;南京林峰桥剖面记录的22600—18550aBP的环境演变信息[J];地层学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多兴;谢世友;沈立成;李元庆;;江北砾岩填隙物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以重庆西师附中剖面为例[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冯建英;柯晓新;;黄河上游径流量的长期演变特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伍红雨;王谦谦;;近49年贵州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尚华明;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张同文;;利用树木年轮重建新源7-8月最高气温[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贤义;中国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的演变和管理变革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朱丽东;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D];兰州大学;2007年

4 张芸;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5 曾刚;海表温度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华;周原扶风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社会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贾小龙;东北地区汛期降水异常及其与海温异常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3 谢付莹;华北夏季旱涝发生的规律及其与北极海冰的相关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孙燕;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100hPa高度场异常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5 李春;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ENSO循环的联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6 杨文艳;辽宁省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7 韩艳凤;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极端降水过程的时空特征及其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8 余贞寿;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及其与太平洋SSTA的关系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9 郝玉芬;黄土高原中南部全新世土壤与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熊万英;末次盛冰期以来南京以下长江河道的特征及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朱诚;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建军,杨达源,陈曰友,李徐生,蒋红俊;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磁化率曲线与环境变迁[J];沉积学报;2000年01期

3 孙东怀,鹿化煜,David Rea,孙有斌,吴胜光;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J];沉积学报;2000年03期

4 朱诚;天目山姚砂岭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1995年03期

5 朱诚,于世永,张兵,赵宁羲,严苏宁,王郡玉,任黎秀;南京宝华山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研究[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6 朱诚,张建新,俞锦标;南京汤山猿人生存古环境重建探讨[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7 郭其蕴;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J];地理学报;1983年03期

8 徐馨,朱明伦;镇江地区15000年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J];地理学报;1984年03期

9 莫多闻,李非,李水城,,孔昭宸;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10 朱诚,于世永,卢春成;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异常洪涝灾害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东生;1989年察尔汗盐湖地区暴发的特大洪水[J];干旱区地理;1991年02期

2 朱荣本;海安县博物馆用他们的工作传播海安文明史[J];上海艺术家;1994年05期

3 韩良圣;缅甸佛教界向海安广福禅寺捐玉佛[J];华人时刊;1996年12期

4 陈德庆;从海安乡村书迷说开去[J];上海艺术家;2002年03期

5 罗企曾 ,杨培杰;个性·发展·创新——海安花鼓三题[J];上海艺术家;2002年03期

6 张红军;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陆一兵;论《海安花鼓》的传承和发展[J];艺术百家;2004年02期

8 张强,姜彤,刘春玲,程O ;海安地区近1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与洪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03期

9 许洪斌;;雪落坟茔[J];散文百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月平;;在联抗地区做交通工作[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2 吴佐义;;紫石县交通工作片断[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3 闻一多;;伏羲与葫芦[A];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高艳红;吕世华;;黑河流域上游产、汇流过程的模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玉芬;李长安;;长江中游洪水事件沉积与正常河流沉积磁组构特征识别标志的建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司瑞洁;温家洪;尹占娥;吕常荣;;EM-DAT灾害数据库及其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李长安;张玉芬;陈亮;韩晓飞;;湖北|0洲湾溃口沉积物与正常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A];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钟曙光;;我市水库的防洪调度与强化洪水风险意识[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玉芬;李长安;陈亮;袁胜元;杨勇;;江汉平原沉积物磁组构特征与古洪水[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志勇;郭红丽;金君良;;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卢怀谦;巨灾损失每天一个亿 风险分担保险向前冲[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方燕明;登封王城岗遗址的新发现与夏文化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袁靖;2004年的中国科技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佳;选址规划 失责几何[N];中华建筑报;2005年

5 郑红艳;明年国际钾肥价格涨声响起[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郑红艳;乌拉尔明年钾肥减产百万吨[N];农资导报;2006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程晓陶;有中国特色的洪水风险管理[N];人民长江报;2006年

8 记者 张桂敏;俄政府资助修复乌拉尔钾肥运输铁路[N];农资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明磊;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风险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明;基于GIS技术的湿地洪水演进仿真模块的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0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170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