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人文地理学的“视觉”研究进展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26 07:25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对于视觉的社会文化构建的高涨热情,丰富而庞杂的视觉影像和人们的"观看之道"逐步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界所关注。学者开始关注不同的社会行为主体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觉影像可视化表征地理实体,"视觉"成为塑造和重构空间和生产地方想象、认同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视觉物质又为涉及人类主观实践、展演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之物,视觉物品在人们涉身的空间政治、日常物质接触和情感中又可催生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学,特别是西方人文地理学界对于"视觉"问题的广泛关注和多样的介入方法进行梳理,以期展现充满文化、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内涵的"视觉"地理问题发展脉络及其独特意义,也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Abstract]:With the "cultural turn" of human geograph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enthusiasm of the west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isual social culture, Rich and complicated visual images and people's "way of viewing"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estern humanities and geography. Schola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how different social actors represent geographical entities through different visual visualization. "Vi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hape and reconstruct space and produce local imagination, identity and social relations; at the same time, Visual matter is also an important thing involving human subjective practice, exhibi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Visual material can produce a very wide rang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people's space politics, daily material contact and emotion. This paper combs the extensive concern and various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the humanistic geography, especially the western humanities geography for the "visual" problem, in order to show the culture and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geographical problems wi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notations and its unique significance also opens up a new research horizon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635)
【分类号】:K90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同升,赵荣;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兼论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问题[J];人文地理;2000年04期

2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徐丽华;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3 马亚华;经验科学进步的一般模式与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试以人文地理学为例[J];人文地理;2001年04期

4 杨载田,邱国锋;新世纪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新思维[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张立建,陈忠暧;英美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与哲学思潮的关系[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张庆业;人文地理学理论类型及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4期

7 翟有龙,李传永;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朱羽林,黄秋燕,严志强;新技术手段与人文地理学的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9 贺诗康;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特征与理论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富喜,孙峰华,隋干城;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革新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书琪;廉晓利;;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唐晓峰;李平;;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永春;;论人文地理学教育危机及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龚胜生;;5W: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框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孙峰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王兴中;孙峰华;;序[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孙峰华;;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袁书琪;林芳;张美玉;;试论新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发展大势[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峰华;王富喜;林文杰;孙继凤;;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尹传红;多元思考常谈常新[N];科技日报;2003年

2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黄明玉;文化遗产与“地方”[N];中国文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梅;“气候俱乐部”机制下全球碳减排合作研究及气候博弈实验平台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艳娟;李旭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谌群芳;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0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