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18 09:41
【摘要】:市域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划调整的重点领域。区划调整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资源、环境、发展潜力和发展愿望等因素也是主体功能区划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市域本身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性"要求的产物。立足于市域的空间尺度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有助于发挥其在行政结构体系中的作用,能更好解决区划中的"边界"问题,增强"功能类型区"空间管制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借用承载力的理念,通过状态空间法构建主体功能指数,并据此以银川市为例对市域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了尝试性识别研究。
[Abstract]:The city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is also the key area of the regionalization adjustment. Such factors as politics, economy, history, geography, population, nationality, culture, customs, resources,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development desire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Therefore, the city itself is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ivity"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 Based on the spatial scale of the city, it is helpful to play its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system, to solve the "boundary" problem in the regionaliz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flexibility of the spatial control policy of the "functional are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bearing capacity, the main body function index is constructed by state space method, and based on this, Yinchuan Cit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body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in the city area.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61006)资助
【分类号】:K92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学军,陈雯;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方法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2 刘传明;李伯华;曾菊新;;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3 张广海;李雪;;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4 张伟,刘毅,刘洋;国外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5 陈雯,段学军,陈江龙,许刚;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6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7 郑度;欧阳;周成虎;;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8 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9 杨瑞霞;张莉;闫丽洁;冯德显;匡在谊;张颢;;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10 袁晓兰,刘富刚,孙振峰;德城区区域承载力的状态空间法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再岚;智颖飙;李政海;张荷亮;EMMY Komada;刘玉虹;马文红;张建平;;鄂尔多斯东胜地区土地覆盖的景观格局[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欢;;土地整理分区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3 隗晶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办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4 华波;;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初探——以镇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5 王振健;董杰;唐永顺;肖燕;石立岩;张保华;;黄淮海平原典型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山东聊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6 张_";范建红;雷汝林;;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7 吴郭泉;翟慧敏;乔大山;;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8 张静;尹君;张贵军;商哲;;基于GIS地理格网方法的秦皇岛市生态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9 何序君;范成;濮励杰;符蓉;张晶;吴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求下的规划控制的革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10 邵嗣杨;江南;;基于GIS的地域开发分区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镭;刘立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贾刘强;彭代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俊宴;史宜;陈雯;;基于空间适宜性分区的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以如皋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邵权;陈国阶;;试论复合生态区划[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孝富;舒俭民;张林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厦门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张志卫;丰爱平;刘大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基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新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贺妮娜;;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问题探讨[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8 张媛;王靖飞;吴亦红;;论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高吉喜;韩永伟;;海城市国土资源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生态控制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10 成文连;柳海鹰;高吉喜;关彩虹;;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及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邹君;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徐广彬;公路建设对生态影响及植被恢复评价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曹伟;城乡统筹发展下区域土地精明利用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向洁;铜川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京钊;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任新君;海域承载力和海水养殖业布局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忠蕾;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罗青霞;基于不同类型临海产业布局的资源需求与环境影响模式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有挥;陈雯;吴威;曹卫东;梁双波;;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王新涛;王建军;;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J];北方经济;2007年12期

3 胡宝清,刘顺生,木士春,李旭;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新方法探讨──以湖南怀化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4 段学军,陈雯;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方法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5 倪绍祥,杨国良,蒋建军,查勇;自然景观遥感解译基础上的华中自然区划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3期

6 杨桂山,施少华,王传胜,安宁;长江江苏段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7 吴效军;“二图合一”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1999年04期

8 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9 仇保兴;从法治的原则来看《城市规划法》的缺陷[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10 吕维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异同点初探[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太原市市域主要旅游景点及文物分布图[J];旅游时代;2003年12期

2 芮燕萍;;商务英语话语建构中的主体功能探索[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3 宋起瑞;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基础建设[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曹秀江;电视纪录片编导的主体功能[J];当代电视;1997年10期

5 李宪坡;;解析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基本问题[J];人文地理;2008年01期

6 本刊评论员;;人与自然和谐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1年07期

7 崔长勇;;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主体功能及其构思艺术[J];电影文学;2011年07期

8 文长辉;论加快西部地区市域经济一体化进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张丹华;;关于激发学生主体功能的若干认识[J];文学教育(下);2011年02期

10 杨国胜;遂宁市域城镇化现状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淑霞;南长森;;试论继续教育的性质及其主体功能[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孙婉睿;曹清亮;;大企业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功能作用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冯之浚;杨开忠;周荣;;主体功能区分类与区域经济发展[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4 宋治清;丁艳;景娟;;生态城市建设与市域协调发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徐海根;吴焕忠;王香娥;;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方法及分区系统[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郭新天;;高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天津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吴映梅;沈琼;饶永昌;;“滇中城市经济圈”主体功能的资源环境保障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嵘;焦守丽;吴阅辛;;哈尔滨市域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陶夏新;;地震区划方法的发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10 杨再兴;;县市域国有环保机械企业路在何方[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庭君邋通讯员 张颖;靖江形成四大主体功能发展区[N];泰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期仁;我市召开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N];湘潭日报;2008年

3 耿联;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我省调研[N];新华日报;2008年

4 记者  任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提上议事日程[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孙荣飞;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下月定初稿[N];江苏经济报;2007年

6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陈惠贤邋实习生 赵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开发空间[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何宝庆;我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N];江西日报;2007年

9 邓琴;省专家调研韶关主体功能区规划[N];韶关日报;2008年

10 邓玲;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四川区域协调发展[N];四川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爱萍;南通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利;中国市县“五年规划”中的空间布局规划:理论、方法、实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尹海林;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常黎;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8 刘秀花;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雒占福;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贻辉;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彭艳梅;成灌市域铁路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白燕清;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刘小艳;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明亮;基于PCA和聚类分析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6 胡小强;低碳视角下的江西省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艳君;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杨华;长三角主要沿海城市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雯文;武汉市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格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慧玲;新疆主体功能区划与建设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9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339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