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从聚落到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

发布时间:2018-12-08 13:33
【摘要】: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的新兴村落呈现出一种由零星聚落到独立成村的发展过程。村落形成的初期,基本上是由一家一户构成,这些零星聚落多与移民活动有关;在村落发展的后期,则与村落人口向外移居而形成的"卫星聚落"有关。人口的自然增殖与流动,使得零星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在地缘、血缘等因素影响下,最终独立成村。独立的标志是土地庙的建立。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new villages in North China Plain developed from scattered settlements to independent villag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village formation, it was basically composed of a family, and these scattered settlements were mostly related to immig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later stage of village development, it was related to the "satellite settlement" formed by the emigration of the village population. The natural proliferation and flow of population make the scale of scattered settlements expand continuously. When the population reaches a certain sca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y, blood relationship and other factors, it finally becomes an independent village. The independent sign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nd templ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庆成;晚清华北村镇人口[J];历史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刘正刚;张家玉;;明清时期安徽沿淮女性的生活选择[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3 罗雅丽;张常新;;县域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金湖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4 朱鸿亮;张瑞青;;我国城乡差异历史探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5 张光英;;闽东木拱廊桥建筑与传统村落环境意象研究——以闽东寿宁尤溪古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6 张伟;明亮;;川西茶馆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7 李春会;;论交通体系与市镇经济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8 江娜;;浅谈寨里窑青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章博;中国乡村民众公益观念的近代变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伍玉林;王大鹏;;基于唯物史观主体人的层面探析李约瑟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超;;外来新娘自身文化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甘品元;;改革开放以来毛南族婚姻行为变化的社会性别解读——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L屯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能;武廷海;林文棋;;农村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配置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网络初探——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7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兰玲;;胶东面塑中的祈愿心理与表现形式[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蒋铁生;王彬;;泰山石敢当源流探颐[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范长风;;乡土中国的社会组织与星团结构——关于西北跨族群青苗会的人类学观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斌;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欧小珍;边村经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胡静;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变革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余丞;旅游开发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和村镇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珂;社会学视域下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哈恩忠;清末北京外城商户调查表(上)[J];历史档案;2001年03期

2 哈恩忠;清末北京外城商户调查表(下)[J];历史档案;2002年01期

3 江太新;清代获鹿县人口试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园;打一打“土地庙里的老鼠”[J];上海会计;1993年11期

2 施萍婷;敦煌研究院藏土地庙写本源自藏经洞[J];敦煌研究;1999年02期

3 韩立坚!江苏;治鼠[J];社会;1998年07期

4 佛刘;;忧伤的夜晚和黎明[J];辽河;2006年11期

5 晴朗李寒;;瓶中之水[J];当代人;2006年03期

6 郭m:萁;;华北平原是祖国的珍珠(外三首)[J];诗刊;2007年18期

7 徐楠;张涛;;安金磊 有机农人[J];东方养生;2010年08期

8 李卿;论宋代华北平原的桑蚕丝织业[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许进;;关于沉默[J];同舟共进;2002年05期

10 李燕辉;;乡间小院[J];三月风;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玲;莫兴国;郑大玮;;基于NDVI遥感数据的华北平原农田蒸散量时空分布[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2 娄华君;李涛;王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量调蓄问题及对策[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费宇红;张兆吉;张凤娥;陈京生;陈宗宇;王昭;;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4 马金玉;刘晶淼;姜朝阳;;华北地区辐射收支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李江波;沈桐立;侯瑞钦;王山旗;孔凡超;;华北平原一次大雾天气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嘉世旭;刘昌铨;;华北地壳结构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7 戴明宏;王荣焕;王璞;;基于CERES—Maize模型春玉米水分优化管理决策[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梁季阳;;华北平原的水资源危机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合理性分析[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9 周瑞良;;华北平原北部深层地下水活动及其对地温场的影响[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6)[C];1987年

10 常恩祥;;华北平原北部地温场和深部地质构造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7、8)[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口述人于福洪 于占斌 记者 大方 整理;临江街轶事[N];丹东日报;2011年

2 凌河;两条“县长新闻”[N];解放日报;2011年

3 刘金英;武强出土四件清代文物[N];衡水日报;2011年

4 记者 朱峰;华北平原小镇,农民也过小长假[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陈四化;村庄归并退宅还耕 正阳县悄然兴起农宅变革[N];中华建筑报;2005年

6 朱光臣;“美丽村庄”的和谐节奏[N];农民日报;2006年

7 刘德刚;李哥庄镇斥巨资办教育[N];青岛日报;2006年

8 刘波;贵州村庄整治规划先行[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董应赞 李宏伟;全国首家村庄门户网站在运城建成[N];山西日报;2007年

10 林媛邋通讯员 董仁浩;村企携手铺就致富路[N];烟台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迎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动态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1年

3 寇长林;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军胜;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卢小慧;应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不同尺度的水文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7 刘云慧;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崔振岭;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肥管理—从田块到区域尺度[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昭;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微量有机污染物淋溶迁移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雷慧闽;华北平原大型灌区生态水文机理与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张莎;土地庙与乡村环境景观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汪永涛;村庄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竞争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管竹笋;村庄的认同意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安海波;华北平原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张顺周;明代华北平原地区农业试探[D];郑州大学;2003年

7 韩同超;《齐民要术》时代华北农业景观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雪松;华北平原冬麦田土壤CH_4吸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9 钟茜;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汪冰;村庄水利中的农民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68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368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