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时空特性分析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involving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processes, and it is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of human geograph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ime, the evolu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chaos stage, primitive symbiosis stage, human adaptation stage to environment, large-scale transformation stage and coordinated symbiotic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man"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by means of technology, and "man" and "land" are inseparabl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is also adapted to the specific productive force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 of the spatial flow of the elements of the inter-regional man-land system, the inter-regional relationship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closed, predatory, transferable, complementary, etc. The cur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is mainly manifested on a global scale. National scale and local area on three different scales.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ptim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n the region an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equity, the concept of common interests and cross-regional compens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重点项目(kzcx-307)
【分类号】:K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2 香宝;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进展初探——一个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1999年S1期
3 郑度;面向建设实践,促进地理学的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1期
4 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J];地理研究;2002年01期
5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6 左伟,周慧珍,李硕,李伟;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J];人文地理;2001年01期
7 方修琦;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J];人文地理;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庆忠;;人地关系和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种地理学的视角[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卢松,陆林,徐茗;高等学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兼论芜湖市实习基地的建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成,王波;健康型人居环境及健康住宅[J];城市;2003年04期
4 李月丛,胡金华,许清海;河北省南部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5 税伟,张启春,王山河,冯娴慧;当代美国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践——基于人地关系论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6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7 徐勇,沈洪泉;人文要素数据与土地利用单元匹配方法——以北京丰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8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9 张耀光;刘锴;王圣云;;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空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10 刘盛佳;吴传钧院士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2 王光溥;连建功;;论人地关系理论在人文地理学教材中的体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3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首都师范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论文集[C];2004年
4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剑;马建华;;SARS爆发流行的环境伦理学思考[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毛留喜;;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口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尹立成;沈正平;季刚;;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与趋向——从地理学理论角度[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9 王平;刘慧平;潘耀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连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泉源;基于RS、GIS技术的海岸带环境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桂春;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葛震远;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扬;基于Web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PSE模式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邓宏兵;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俞文政;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丽;区域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安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袁新;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红丽;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孙雁;天津海岸带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海洋;河北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与保障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春晖;晋陕蒙接壤区污染环境冲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何格;西部大开发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8 杨建平;航运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及模型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9 李爽;地球科学数据网格及其对地理科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10 徐德才;杭州市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全面小康评价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2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3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4 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5 曾昭华,曾雪萍;癌症与土壤环境中Sn元素的关系[J];土壤与环境;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旦;大力开展人地关系与人文地理的研究[J];地理学报;1982年04期
2 刘毓 ,白耕勤;用唯物史观论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J];南都学坛;1990年03期
3 王恩涌;“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4 马洪元;;试论民俗演化与人地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J];人文地理;1992年01期
5 张贞揱;;人地关系与地理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王铮;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J];人文地理;1995年02期
7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J];人文地理;1996年01期
8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全球实证 逑[J];人文地理;1996年03期
9 方修琦,张兰生;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J];人文地理;1996年04期
10 王铮;1979年以来中国的人地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199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2 董德显;;论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郑振源;;论我国耕地面积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桑润生;;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赵小敏;陈美球;;人地共荣与土地资源永续利用[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胡建平;;土地使用制度的再转换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哈孝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8 许牧;陈瓦黎;;试论土地科学[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9 陈德荫;;土地科学几个问题浅见[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10 陈德荫;;土地科学几个问题浅见[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驽;景观同考古学文化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黄一丁;麻烦在农村 根子在城里[N];中国信息报;2000年
3 朱国宏(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创造和谐的人地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1年
4 王大方;赤峰发现古文化遗址千余处[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王万茂;土地学科建设冲高还有几道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6 记者 韩传号 茆琛;严控人为的强度经济活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专家给中考命题提个醒[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张再生;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2年
9 侯福海;3+综合与高三地理复习教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曹连观 郭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3 汤卓炜;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960-1840[D];浙江大学;2005年
6 邵春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均分地权和规模化经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D];兰州大学;2006年
8 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晶红;中国异类婚口传叙事类型的地域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锁庆;人地协同进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舒强;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化与人地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3 张小咏;5000a B.P.以来辽西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 包广静;基于人地关系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薛刚;人地关系与清代直隶农村民生状况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少湃;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粟庆斌;我国土地发展权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席小慧;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峰;农地制度约束下的人地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婷婷;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地区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2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37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