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及其养成
[Abstract]:The market-oriented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which shows the obvious influence of market economy on academic. Our study of human geography is no exception. The idealistic spirit in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as almost wiped out by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academic research is still quite weak.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commodity economy, i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eakness of postgraduate teaching, the utilitarian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little emphasis on problem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cademic orientation of academic management, introduce the peer review system in a wider range in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guide scholars to devote more energy to thinking and studying academic problem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s. And then make original discoveries on this basi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433) 南京师范大学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8105XLH0045)
【分类号】:K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一星;;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2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3 朱玲;经验研究中的关键细节[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4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5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7 张建民,鲁西奇;“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谈家胜,何根海;杜荀鹤仕进与引退的心理解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吴先伍;庄子智慧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5 蒋保;影视史学刍议[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6 曹海婴;论中国建筑中虚形空间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7 刘会同;农户的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贤付;周秉根;张松婷;唐文兵;;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查昌国,吴海波;“中国思想史”教学中儒家边缘化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方晓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柳朴;;上海市城乡划分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彭丽芳;储新民;李琪;;现代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融合发展——以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为例[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立旭;;儒学精神旨趣与阳明心学的兴起[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晓东;;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6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李玉生;;唐令与礼的关系析论[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以日本城市化发展过程为鉴[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杨超;王伟;;基于产业结构动态演变视角的西南三省城市化水平比较[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3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8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经济组织形式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焦志敏;物流对经济圈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汪海霞;新疆石河子垦区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5年
4 刘准;我国房地产经纪中介的代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孙振杰;基于“日常生活圈”的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麻尧宾;梁实秋小品文艺术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涌;“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王红扬;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城市规划;2000年06期
3 赵燕菁;制度变迁·小城镇发展·中国城市化[J];城市规划;2001年08期
4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二)[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5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6 周一星;;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7 于涛方,顾朝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8 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学;2000年02期
9 顾朝林,刘海泳;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10 陆大道;人文地理学中区域分析的初步探讨[J];地理学报;198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素卿;;都市地理学的理论光谱与发展趋向:从人文生态学派到后现代主义[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本文编号:2439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3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