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古郐国历史地理问题考辨

发布时间:2019-03-15 13:55
【摘要】:郐国是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小国,处在溱、洧合流之处,其地应在今郑州密县东南曲梁乡古城寨。古郐国在受到两次打击后,被郑国所灭。河南境内保存了丰富的古郐国物质文化遗存。
[Abstract]:As a small country in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it was in the confluence of Qin and Wei, and its place should be in the ancient city of Quliang Township in the southeast of Zhengzhou. After being hit twice, the ancient country was destroyed by Zheng. Henan has preserved a wealth of ancient Chinese material and cultural relic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世之;郐国史迹初探[J];史学月刊;1984年05期

2 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J];中原文物;1987年03期

3 寇玉海,薛红;西周时期的郐国故城在哪里[J];中原文物;2001年02期

4 马世之;新密古城寨城址与祝融之墟问题探索[J];中原文物;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红娟;;论“国风”排序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其含义[J];古代文明;2012年04期

2 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J];文物;2006年09期

3 周书灿;《穆天子传》“启居黄台之丘”考——兼论周穆王东巡的地理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4 邵炳军;路艳艳;;《诗·桧风·隰有苌楚》、《匪风》作时补证[J];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3期

5 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J];中原文物;1987年03期

6 周书灿;;新密市古城寨龙山古城的族属及相关地理问题[J];中原文物;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进驻;东周郑韩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尚咏;河南东周城址价值、现状与保护的初步探讨[D];郑州大学;2007年

4 鲍颖建;郑韩故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李贤文;《诗经·国风》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世之;郐国史迹初探[J];史学月刊;1984年05期

2 何光岳;(云阝)子国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2期

3 蔡全法,马俊才,郭木森;河南省新密市发现龙山时代重要城址[J];中原文物;2000年05期

4 钱耀鹏;中原龙山城址的聚落考古学研究[J];中原文物;2001年01期

5 李先登;夏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J];中原文物;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家乐园[J];吉林农业;1995年04期

2 冯守均;春秋时期的防火专家——子产[J];安徽消防;1998年05期

3 杨天娜;;郑国谷,,无限可能的循环[J];东方艺术;2008年03期

4 良友;邬永琦;孙金法;;从少帅到将军——记江苏成功集团公司董事长郑国祥[J];苏南乡镇企业;1995年11期

5 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04期

6 王庆安 ,乔洪涛;学会思考问题与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18期

7 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J];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8 吴风池;;论郑庄公时期郑国的外交政策[J];电影文学;2007年06期

9 娟娟;庄周兮王孙也——《蝴蝶梦》中感受郑国凤[J];戏文;2001年04期

10 程远荃;;郑国东迁之都与郑氏祖茔[J];寻根;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远谋;徐伯勇;;郑国与开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裘士京;;论周代皖省方国、淮夷和皖南铜业的初兴[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蔡全法;;郑韩故城在我国古城中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燕传琪;;《史记》中之“颍上”究在何处[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6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7 朱士光;;论新郑古都文化研究与古都文化资源之开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郭丹;周晶纯;;《左传》行人辞令赋诗取义类型考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许顺湛;;黄帝都有熊在新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郝本性;;谈郑州商都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王元红;郑国光深入西藏台站调研慰问基层职工[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余勇;郑国军:战士心灵的“指明灯”[N];黄山日报;2006年

3 本报讯记者 李冬明;做好汛期各项气象服务工作[N];江西日报;2007年

4 胡亚邋刘晓林;中国气象局迅速传达学习十七大精神[N];中国气象报;2007年

5 李欣邋达芹;郑国光强调要提高预报服务意识[N];中国气象报;2008年

6 李华;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会见郑国光[N];新疆日报(汉);2007年

7 林琳邋钟微;郑国光应邀为江西省委常委专题学习会作报告[N];中国气象报;2008年

8 记者 王阿敏 李丽静;郑韩车马坑:规模赶超兵马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贾永强;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首府举行[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10 王素琴;郑国光做客人民网畅谈气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叶友琛;周代玉瑞文化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朱琨;《周礼》中的圜丘祀天礼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黄鸣;春秋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活动[D];复旦大学;2006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萍;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郑国法家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治国;论周代礼仪文化的审美蕴涵[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继胜;周代救济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房占红;七穆与郑国的政治[D];吉林大学;1999年

5 何飞燕;周代金文与祖先神崇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春晓;从周代冠冕制度看儒家礼制思想[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金金;周代汉淮间历史文化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沙荣珍;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法律制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玉梅;周代礼乐制度与孔子的音乐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彩云;周代冠礼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0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40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