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3 07:04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自古以来便是城市的发源地,其发源自秦岭以北的宝鸡市凤县,多年未曾有较大的改道,因此,其沿岸的城市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嘉陵江呈扇形结构,自北向南流经的主要城市有宝鸡、汉中、广元、南充、重庆等,千百年来,嘉陵江冲击出的肥沃土地滋养了沿岸的居民,塑造了特别的流域人居环境。嘉陵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城市文化底蕴浓厚,城市形态特征明显。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城市空间形态健康发展是影响流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西部地区尤其是以嘉陵江为代表的流域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嘉陵江流域的战略地位凸显。然而,对流域城市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城市建设中出现了空间拥挤不堪,城市无序蔓延,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最终导致嘉陵江流域城市的发展出现问题。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导师提出了“嘉陵江流域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系列课题研究,研究分为六大板块,包括城市空间形态、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城镇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城市防灾减灾、绿色基础设施(GI)等,各版块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这一研究通过对流域城市建设理论的探索,为我国的滨河城...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 相关概念
        1.2.1 嘉陵江流域概念
        1.2.2 流域城市的概念
        1.2.3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嘉陵江流域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历史脉络
        1.3.3 国内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基本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
        1.5.3 论文组织结构与技术路线
2 嘉陵江流域城市整体概述
    2.1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自然特征
        2.1.1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地理概况
        2.1.2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自然禀赋情况
    2.2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人文特征
        2.2.1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历史文化概况
        2.2.2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经济发展概况
        2.2.3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政治社会概况
        2.2.4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交通发展概况
    2.3 嘉陵江流域城市的类型与分布
        2.3.1 城市职能属性分类
        2.3.2 地形地貌分类
        2.3.3 等级体系分类
        2.3.4 城市空间形态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古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3.1 古代嘉陵江流域城市发展背景
    3.2 古代的嘉陵江城市空间形态
        3.2.1 上古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3.2.2 夏朝至春秋战国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3.2.3 秦朝至北宋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3.2.4 宋以后至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3.3 古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3.3.1 山水格局
        3.3.2 公共空间
        3.3.3 城市建筑
        3.3.4 城市轴带
        3.3.5 城市交通
        3.3.6 滨水界面
        3.3.7 城市边界
    3.4 古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影响因子与动力机制
        3.4.1 古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
        3.4.2 古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子
        3.4.3 古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动力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近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4.1 近代嘉陵江流域城市发展背景
    4.2 近代的嘉陵江城市空间形态
        4.2.1 《中英烟台条约》至抗战前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4.2.2 抗战至新中国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4.3 近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4.3.1 山水格局
        4.3.2 公共空间
        4.3.3 城市建筑
        4.3.4 城市交通
        4.3.5 滨水界面
        4.3.6 城市边界
    4.4 近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影响因子与动力机制
        4.4.1 近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
        4.4.2 近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子
        4.4.3 近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动力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现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5.1 现代嘉陵江流域城市发展背景
        5.1.1 城乡二元制与计划经济
        5.1.2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
        5.1.3 西部大开发与新型城镇化
    5.2 现代的嘉陵江城市空间形态
        5.2.1 城乡二元制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5.2.2 改革开放初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5.2.3 新世纪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
    5.3 现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5.3.1 山水格局
        5.3.2 公共空间
        5.3.3 城市建筑
        5.3.4 城市轴带
        5.3.5 城市交通
        5.3.6 滨水界面
        5.3.7 城市边界
        5.3.8 城市群组
    5.4 现代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影响因子与动力机制
        5.4.1 现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
        5.4.2 现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子
        5.4.3 现代时期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动力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综合分析与优化
    6.1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图谱
        6.1.1 演变轨迹与趋势
        6.1.2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综合分析
        6.1.3 小结
    6.2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6.2.1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子综合分析
        6.2.2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动力机制分析
    6.3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发展的重点
        6.3.1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面临的困境
        6.3.2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传承延续
        6.3.3 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重组
    6.4 本章小结
7 不足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论文调研工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总体城市设计: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总结与反思[J]. 王光伟.  建筑与文化. 2016(08)
[2]回首百年——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谱系建构[J]. 史宜,杨俊宴.  城市规划. 2015(12)
[3]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城市发展与空间分布的变化[J]. 何一民,刘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6)
[4]199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J]. 潘竟虎,戴维丽.  经济地理. 2015(01)
[5]淮河文明与其他大河文明的比较及启示[J]. 吴修申.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6]特大城市中心体系 空间肌理分异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杨俊宴,钱舒皓.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4)
[7]2003-2013年中国城市形态研究评述[J]. 王慧芳,周恺.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5)
[8]嘉陵江中下游干流水电开发对水文情势的影响[J]. 刘扬扬,李斐,许秀贞.  人民长江. 2014(05)
[9]嘉陵江流域地方文献的分类、特征及其意义[J]. 马强,魏春莉.  长江文明. 2013(02)
[10]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形态演变 语境与模式[J]. 刘晖,薛立尧,王芳.  风景园林. 2012(02)

博士论文
[1]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D]. 舒莺.西南大学 2016
[2]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D]. 黄慧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重庆大学 2013
[4]1900—1937年中国社会精英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道路的探索[D]. 高路.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吴勇.重庆大学 2012
[6]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周学红.重庆大学 2012
[7]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D]. 左进.重庆大学 2011
[8]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 尚正永.南京师范大学 2011
[9]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 李旭.重庆大学 2010
[10]道路和城市化对中国景观破碎效应初步研究[D]. 李太安.兰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 王婧逸.重庆大学 2015
[2]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 樊瀞琳.重庆大学 2015
[3]中国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古代部分[D]. 陈劲涛.重庆大学 2015
[4]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 姚方.重庆大学 2015
[5]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 游大卫.重庆大学 2015
[6]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 孙达.重庆大学 2015
[7]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张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8]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 杨光.重庆大学 2015
[9]地图与影像中的近代重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D]. 张馨匀.重庆大学 2014
[10]《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之研究[D]. 赵耀.重庆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5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095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