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5 16:50
我国富有特色的传统聚落众多,然而随着城镇化浪潮的迅速推进,传统聚落的发展面临众多的危机,传统聚落肌理破坏严重消失殆尽,保护传统聚落的肌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采用三种数学“母结构”,对高原山地这一特殊地域下的传统聚落肌理,从肌理特征与形成机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特征分析包括构成元素分析、构成关系分析两部分。对肌理构成元素的分析,本文运用“群”结构,将传统聚落肌理元素分为了等级子群——成“面”状的建筑肌理群、并列子群——成“线”状的道路水系肌理群、链结子群——成“点”状的节点肌理群三部分,并逐一对其构成方法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肌理构成关系的分析中,本文运用“序”与“拓扑”结构,从演化秩序、方向秩序、疏密秩序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聚落肌理“变化”的秩序关系:从拓扑变换、拓扑组合、拓扑同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聚落肌理“重复”的拓扑相似关系。在对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制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自然因素方面,从气候、地理和水文因素三个方面切入,在人文因素方面,从社会活动因素和精神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云南省地形地貌图
建筑与道路的围合,这种被动式的形成方式,是因地制宜,利用剩余空间的结果,所以其占地面积大小不一,形状也灵活自由。根据广场的在传统聚落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入口广场和中心广场两种。入口广场大多位于传统聚落的边缘,结合牌坊、照壁、商业街等形成的相对开阔的肌理,是传统聚落入口的停车、人流集散的空间。中心广场位于传统聚落的内部,不一定是几何上的中心点,其场地相对开阔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是传统聚落生长和公共活动的核心,可以是庙会集市广场,可以是祭祀节庆等民俗活动场所,也可以是宗祠、府衙前的广场等。①入口广场入口广场位于传统聚落或组团的边缘,以其作为传统聚落入口的前导性场所,连接外部与内部的主要道路。多形成与产业、商贸层级较发达的聚落,车马货物周转量大,不易进内街交易,或按习惯在此处集中交易,因此形成入口广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位于玉水街以南的丽江古城北面的玉河广场,是古城与新城的结合部,也是进入丽江古城最大的入口广场和集散中心,广场肌理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并结合道路、水系,形成一水三分的独特景观。除了这些以开敞空间及建筑围合而成的入口广场,云南由于地处高原山地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拖潭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 徐坚,汤晨苏,方芳. 华中建筑. 2013(08)
[2]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时空特征探讨——以诺邓村为例[J]. 杨宇亮,张丹明,党安荣,谢浩云. 中国园林. 2013(03)
[3]青海高原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分析[J]. 王锋,马灿,刘峰贵. 青海社会科学. 2011(05)
[4]云南诺邓山地聚落空间解析[J]. 陈倩. 小城镇建设. 2011(07)
[5]以拓扑几何学解析地区建筑形态机制[J]. 魏秦,王竹. 新建筑. 2010(06)
[6]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J]. 马仁锋,王筱春,张猛,刘修通.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04)
[7]云南建水团山村传统聚落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分析[J]. 许飞进,罗吉祥,杨大禹.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8]句法视域中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 王静文,毛其智,杨东峰. 华中建筑. 2008(06)
[9]建筑形态的拓扑同胚演化[J]. 李滨泉,李桂文. 建筑学报. 2006(05)
[10]川西北高原山地灾害垂直地带性[J]. 吴积善,张信宝,汪阳春. 山地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D]. 郦大方.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D]. 马少春.河南大学 2013
[3]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D]. 林涛.浙江大学 2012
[4]云南民族聚落空间解析[D]. 王莉莉.武汉大学 2010
[5]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 李建华.重庆大学 2010
[6]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魏秦.浙江大学 2008
[7]文化品质[D]. 范霄鹏.清华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浙江传统聚落发生发展机制研究[D]. 程蕾.浙江大学 2012
[2]一项有关乡土建筑基本建构的研究[D]. 程瑶.昆明理工大学 2012
[3]浙江省传统聚落肌理形态初探[D]. 王挺.浙江大学 2011
[4]大理诺邓村山地白族聚落与建筑研究[D]. 丁武波.重庆大学 2011
[5]大理诺邓古村落景观研究初探[D]. 化雁林.北京林业大学 2011
[6]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D]. 史利莎.浙江大学 2011
[7]传统与变迁[D]. 许远.华中科技大学 2011
[8]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 乔柳.重庆大学 2010
[9]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 郭楠.昆明理工大学 2010
[10]滇中乡土聚落景观研究[D]. 舒应萍.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9990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云南省地形地貌图
建筑与道路的围合,这种被动式的形成方式,是因地制宜,利用剩余空间的结果,所以其占地面积大小不一,形状也灵活自由。根据广场的在传统聚落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入口广场和中心广场两种。入口广场大多位于传统聚落的边缘,结合牌坊、照壁、商业街等形成的相对开阔的肌理,是传统聚落入口的停车、人流集散的空间。中心广场位于传统聚落的内部,不一定是几何上的中心点,其场地相对开阔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是传统聚落生长和公共活动的核心,可以是庙会集市广场,可以是祭祀节庆等民俗活动场所,也可以是宗祠、府衙前的广场等。①入口广场入口广场位于传统聚落或组团的边缘,以其作为传统聚落入口的前导性场所,连接外部与内部的主要道路。多形成与产业、商贸层级较发达的聚落,车马货物周转量大,不易进内街交易,或按习惯在此处集中交易,因此形成入口广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位于玉水街以南的丽江古城北面的玉河广场,是古城与新城的结合部,也是进入丽江古城最大的入口广场和集散中心,广场肌理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并结合道路、水系,形成一水三分的独特景观。除了这些以开敞空间及建筑围合而成的入口广场,云南由于地处高原山地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拖潭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 徐坚,汤晨苏,方芳. 华中建筑. 2013(08)
[2]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时空特征探讨——以诺邓村为例[J]. 杨宇亮,张丹明,党安荣,谢浩云. 中国园林. 2013(03)
[3]青海高原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分析[J]. 王锋,马灿,刘峰贵. 青海社会科学. 2011(05)
[4]云南诺邓山地聚落空间解析[J]. 陈倩. 小城镇建设. 2011(07)
[5]以拓扑几何学解析地区建筑形态机制[J]. 魏秦,王竹. 新建筑. 2010(06)
[6]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J]. 马仁锋,王筱春,张猛,刘修通.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04)
[7]云南建水团山村传统聚落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分析[J]. 许飞进,罗吉祥,杨大禹.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8]句法视域中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 王静文,毛其智,杨东峰. 华中建筑. 2008(06)
[9]建筑形态的拓扑同胚演化[J]. 李滨泉,李桂文. 建筑学报. 2006(05)
[10]川西北高原山地灾害垂直地带性[J]. 吴积善,张信宝,汪阳春. 山地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D]. 郦大方.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D]. 马少春.河南大学 2013
[3]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D]. 林涛.浙江大学 2012
[4]云南民族聚落空间解析[D]. 王莉莉.武汉大学 2010
[5]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 李建华.重庆大学 2010
[6]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魏秦.浙江大学 2008
[7]文化品质[D]. 范霄鹏.清华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浙江传统聚落发生发展机制研究[D]. 程蕾.浙江大学 2012
[2]一项有关乡土建筑基本建构的研究[D]. 程瑶.昆明理工大学 2012
[3]浙江省传统聚落肌理形态初探[D]. 王挺.浙江大学 2011
[4]大理诺邓村山地白族聚落与建筑研究[D]. 丁武波.重庆大学 2011
[5]大理诺邓古村落景观研究初探[D]. 化雁林.北京林业大学 2011
[6]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D]. 史利莎.浙江大学 2011
[7]传统与变迁[D]. 许远.华中科技大学 2011
[8]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 乔柳.重庆大学 2010
[9]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 郭楠.昆明理工大学 2010
[10]滇中乡土聚落景观研究[D]. 舒应萍.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9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09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