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八景诗文学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5:38
所谓“八景”,通俗的理解即为某地具有代表性的八处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后来发展为四处、六处或八处以上。八景文化历史悠久,是代表地域文化的独特印记,自宋代兴起后,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八景诗是八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相互依托、互相促进,一方面,当地的八景文化是八景诗创作的主体;另一方面,八景诗的繁荣也促进了当地八景文化的发展。安徽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徽风皖韵,源远流长,山河秀丽、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有着八景诗发展繁荣的沃土。本文主要以明清地方志中记载的安徽八景诗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献和所搜集到的资料,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对现存的安徽八景诗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安徽地区的地理沿革和安徽八景诗概况,主要包括安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区域发展等,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安徽八景诗在命名和地理分布的一些特点。第二章主要是针对安徽八景诗的作者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本土作者、客籍作者、身份信息不详的作者以及作者的分布情况和特点。第三章以具体的八景诗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安徽八景诗在诗歌体裁、创作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第四章结合皖北、中部、皖南地区的不同地域文...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徽地势地形图
明代南直隶区域图
14图 1.3 清代安徽省区域图安徽省建省之初,今萧县、砀山属于江苏,后划入安徽,婺源、英山、盱三县属于清朝时安徽,后分别划出。本文八景资料搜集的地域范围是清代安省所管辖的地区,因此收录婺源、英山、盱眙三县,而萧县和砀山则不做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八景诗日本化的形成模式与形态流变[J]. 权宇,李美花. 东疆学刊. 2015(03)
[2]论明清楚雄旧方志中的“楚雄八景”诗[J]. 刘明坤.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3]日本五山文学中的潇湘八景诗[J]. 朱雯瑛. 名作欣赏. 2014(36)
[4]八景诗对旅游文化创意的启示——以山西太原古代州县八景诗为例[J]. 孙改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保山八景文化社会价值特征研究[J]. 张东强,李海燕. 保山学院学报. 2013(03)
[6]日本的八景诗与潇湘八景[J]. 冉毅.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6)
[7]八景文化的旅游学分析[J]. 任唤麟. 旅游学刊. 2012(07)
[8]“八景”文化的起源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以云南“八景”文化为中心[J]. 周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9]清代云南“八景”与生态环境变迁初探[J]. 周琼. 清史研究. 2008(02)
[10]论传统地方志中“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以山西地方志为例[J]. 王德庆. 中国地方志. 2007(10)
博士论文
[1]河北地域八景诗研究[D]. 姚幸福.河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重庆“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D]. 戴林利.西南大学 2009
[2]“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D]. 耿欣.北京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21687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徽地势地形图
明代南直隶区域图
14图 1.3 清代安徽省区域图安徽省建省之初,今萧县、砀山属于江苏,后划入安徽,婺源、英山、盱三县属于清朝时安徽,后分别划出。本文八景资料搜集的地域范围是清代安省所管辖的地区,因此收录婺源、英山、盱眙三县,而萧县和砀山则不做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八景诗日本化的形成模式与形态流变[J]. 权宇,李美花. 东疆学刊. 2015(03)
[2]论明清楚雄旧方志中的“楚雄八景”诗[J]. 刘明坤.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3]日本五山文学中的潇湘八景诗[J]. 朱雯瑛. 名作欣赏. 2014(36)
[4]八景诗对旅游文化创意的启示——以山西太原古代州县八景诗为例[J]. 孙改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保山八景文化社会价值特征研究[J]. 张东强,李海燕. 保山学院学报. 2013(03)
[6]日本的八景诗与潇湘八景[J]. 冉毅.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6)
[7]八景文化的旅游学分析[J]. 任唤麟. 旅游学刊. 2012(07)
[8]“八景”文化的起源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以云南“八景”文化为中心[J]. 周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9]清代云南“八景”与生态环境变迁初探[J]. 周琼. 清史研究. 2008(02)
[10]论传统地方志中“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以山西地方志为例[J]. 王德庆. 中国地方志. 2007(10)
博士论文
[1]河北地域八景诗研究[D]. 姚幸福.河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重庆“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D]. 戴林利.西南大学 2009
[2]“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D]. 耿欣.北京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21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2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