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23:01
  传统聚落的形成是一个“落而成之”的发展过程,人们通过定居而集聚,通过营造与使用赋予聚落以意义。聚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区的整合或分化,促进聚落空间的聚集与分离,由此形成不同聚落。本文尝试把社区结构研究视为一种认识传统聚落的方法,探索社会空间与聚落形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规律,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及社区传统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首先回顾国内外现象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及人居环境科学等领域关于聚落形态与“空间-社会”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人类定居过程与聚落发生原点的追溯,本文阐释了社稷崇拜在聚落形成与社区整合过程中的原型意义,选取了传统社区中的宗族组织与祭祀圈两个关键性因素作为论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测绘及文献资料的整理,借鉴人类学的方法理论,从“社会—空间过程”角度完整认识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突出人在聚落演变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外化在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组织层次、建筑形态及装饰配置之中,形成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内外有别的空间位序格局。社区的神缘结构通过民间信仰和祭祀仪式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社区...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


-1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资料来源: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5)

模型图,人居环境系统,模型


图 1-2a 人居环境系统模型(资料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0)图 1-2b 开放的人居环境科学创造系统示意图(资料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2)“人居环境”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空间承载着丰富的“意义”,不同的社会等级、行为仪式、伦理文化必然反映到建筑与空间布局当中,这种升华于物质空间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人居环境”与纯粹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区别的本质特征。“空间-社会”理论研究及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与实践都表明,人居环境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谦和态度以及历史积累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1.2.4.1 国外聚落研究动态1)西方聚落理论的发展西方传统聚落的研究涉及面广,并多与相关学科交叉,很多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术研究成果相当丰厚。总体而言,西方聚落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

示意图,人居环境科学


图 1-2a 人居环境系统模型(资料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0)图 1-2b 开放的人居环境科学创造系统示意图(资料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2)“人居环境”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空间承载着丰富的“意义”,不同的社会等级、行为仪式、伦理文化必然反映到建筑与空间布局当中,这种升华于物质空间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人居环境”与纯粹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区别的本质特征。“空间-社会”理论研究及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与实践都表明,人居环境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谦和态度以及历史积累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1.2.4.1 国外聚落研究动态1)西方聚落理论的发展西方传统聚落的研究涉及面广,并多与相关学科交叉,很多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术研究成果相当丰厚。总体而言,西方聚落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


本文编号:3144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44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