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自然环境适应性解析
发布时间:2017-04-28 06:12
本文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自然环境适应性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域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是承载人类文明与地域文化发展历程的活化石,同时也反映了各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盲目崇拜到遵从,再到征服自然的过程,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任意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探讨在发展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的尊重自然。本文结合大量地域文化景观实例,运用文献回顾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等几种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景观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分析了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影响因素与类型,通过对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系的建构,提出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自然环境适应策略。由于人类对于地域文化景观认识程度的加深和设计方法的日趋成熟,文章在详细分析了地域文化景观含义与特征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的自然环境决定论、地域设计原型理论和批判的地域主义这样的理论发展趋向为指导,追述了人类对于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论上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地域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总结出在地域文化景观形态形成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因素作用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对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类型进行了分类;其次构建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的互动体系,从自然系统的内在驱动、人对自然的认知与文化的生成以及地域景观对文化的能动映射三个方面分析了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机制;在二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又从自然动态过程、人类实践过程和历时过程三个层次分析了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共进过程;最后通过宏观控制、中观引导和微观调节三种适应尺度,因借自然因素、顺应自然过程、契合自然情景三级适应层次以及突显与强化、隐喻与象征、抽象与模式化、整合与意象化四种适应方式提出地域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策略,为未来地域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场地认知和设计手法提供借鉴。地域文化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主要与其所受自然环境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研究和设计的难点所在。而正是错综复杂的因素的交织,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形态类型。本文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在充分了解地域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法的基础上,为未来地域文化景观设计中场地的全面认知和适应策略提供指导与借鉴,以使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形态 自然环境 适应尺度 适应层级 适应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6;TU98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1
- 1.1.1 研究背景8-11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11-17
- 1.2.1 文化景观相关研究11-13
- 1.2.2 地域文化景观相关研究13-15
- 1.2.3 自然环境适应性相关研究15-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1.4 核心概念20-25
- 1.4.1 文化景观20-22
- 1.4.2 地域文化景观22-23
- 1.4.3 景观形态23-25
- 第2章 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影响因素与分类25-40
- 2.1 认识的发展与转变25-27
- 2.1.1 唯物史观自然环境决定论25-26
- 2.1.2 地域原型理论26
- 2.1.3 批判的地域主义26-27
- 2.2 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影响因素27-31
- 2.2.1 自然环境因素27-30
- 2.2.2 社会人文因素30-31
- 2.3 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类型的分类31-39
- 2.3.1 按景观尺度划分32-34
- 2.3.2 按景观的表达层次划分34-37
- 2.3.3 按景观的表达方式划分37-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3章 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系建构40-48
- 3.1 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机制40-43
- 3.1.1 自然系统的内在驱动41
- 3.1.2 人对自然的认知与文化的生成41-42
- 3.1.3 地域景观对文化的能动映射42-43
- 3.2 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共进过程43-47
- 3.2.1 自然动态过程44-45
- 3.2.2 人类实践过程45-46
- 3.2.3 历时变迁过程46-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自然环境适应策略与方法48-74
- 4.1 适应尺度变化48-51
- 4.1.1 区域尺度——宏观管理48-49
- 4.1.2 场域尺度——中观引导49-50
- 4.1.3 场地尺度——微观调节50-51
- 4.2 适应层次分级51-68
- 4.2.1 因借自然因素51-59
- 4.2.2 顺应自然过程59-64
- 4.2.3 契合自然情景64-68
- 4.3 适应方式表达68-72
- 4.3.1 突显与强化68-69
- 4.3.2 隐喻与象征69-70
- 4.3.3 抽象与模式化70-71
- 4.3.4 整合与意向化71-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结论74-76
- 参考文献76-8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81-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米歇尔·高哈汝;朱建宁;;米歇尔·高哈汝(Michel Corajoud)在中法园林文化论坛上的报告[J];中国园林;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自然环境适应性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