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22:04

  本文关键词: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近年来,虽然历史地理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取得辉煌成就。但是迄今为止,历史地理学史仍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编撰学科发展史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学术课题,这对学科理论建设与发展、元史与民族史研究以及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虽未全面探讨历史地理学史,但择取了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元代进行研究,从而填补了学界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笔者将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学术史回顾、研究内容与特色等;第二章宋辽金三史编撰与历史地理学,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择取和剖析元代所修《宋史》、《辽史》、《金史》中的《地理志》等历史地理篇章与内容,认为正史中的历史地理学成就有着篇章多,内容集中;涵盖面广,资料可信;关注城市历史地理等特点;第三章方志编撰与历史地理学,在阐述元代方志发展特征基础上,以《大元一统志》与《类编长安志》为研究重点,以典型管窥全貌,从文献学的角度探讨元代方志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中的地位与贡献;第四章私家舆地著述成就,主要探讨宋元之际王应麟、胡三省与《资治通鉴注》、马端临与《文献通考》等舆地著作中沿革地理成就,而且总结出了三人的学术特点,如王应麟精于地理考证、胡三省专于地名考据、马端临在政区沿革以及历史民族地理方面成就显著;第五章元代历史地图学,着重探讨元代的制图理论以及所绘历史地图;第六章总论,概述元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特征(即以文献为载体,卷帙浩繁;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成就辉煌;阶段明显,各有特色;内容兼容并包,体系完备)、发展原因(沿革地理学的影响;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元代学者的个人志趣、文化素质是内在原因;域外地理学的影响)、地位与贡献,基本可以得出:元代的历史地理学在对沿革地理学继承、发展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古代历史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在古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环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她为古代历史地理学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对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学科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元代 历史地理学 地理志 历史地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901.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9
  • 1.1.1 学科理论建设与发展意义9
  • 1.1.2 元史与民族史研究的意义9
  • 1.1.3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9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9-10
  • 1.2.1 研究思路10
  • 1.2.2 研究方法10
  • 1.3 学术史回顾10-14
  • 1.4 研究内容及特色14-17
  • 1.4.1 元代的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14-15
  • 1.4.2 研究内容15
  • 1.4.3 研究重难点15-16
  • 1.4.4 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宋、辽、金三史的编撰与历史地理学17-44
  • 2.1 《宋史》编撰与历史地理学17-31
  • 2.1.1 《宋史·地理志》的历史地理学贡献17-25
  • 2.1.2 《宋史》其他篇章中的历史地理内容25-31
  • 2.2 《辽史》编撰与历史地理学31-38
  • 2.2.1 《辽史·地理志》中的历史地理内容31-35
  • 2.2.2 《二国外纪》与西夏历史地理35-36
  • 2.2.3 《营卫志》中的民族地理内容36-38
  • 2.3 《金史》编撰与历史地理学38-41
  • 2.3.1 《金史·地理志》中的历史地理内容38-41
  • 2.3.2 《河渠志》与水文地理41
  • 小结41-44
  • 第三章 方志编撰与历史地理学44-60
  • 3.1 元代方志的编撰44-48
  • 3.1.1 相对数量多44
  • 3.1.2 体裁齐全44-46
  • 3.1.3 体例与内容的进步46-47
  • 3.1.4 编撰理论的进步47-48
  • 3.2 元代方志中的历史地理成就48-56
  • 3.2.1 总志中的历史地理内容——以《大元一统志》为例48-51
  • 3.2.2 地方志中的历史地理内容——以《类编长安志》为例51-56
  • 3.3 元代方志的历史地理学价值与成就56-60
  • 3.3.1 在古代方志发展历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56-58
  • 3.3.2 历史地理史料价值58
  • 3.3.3 区域历史地理学价值58-59
  • 3.3.4 历史地图学价值59-60
  • 第四章 私家舆地著述成就60-71
  • 4.1 王应麟与沿革地理学60-61
  • 4.2 胡三省《资治通鉴地理注》中的舆地成就61-65
  • 4.3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的历史地理学成就65-69
  • 4.3.1 《舆地考》中的政区沿革成就65-67
  • 4.3.2 《四裔考》中的民族地理成就67-69
  • 小结69-71
  • 第五章 历史地图学71-85
  • 5.1 元代历史地图学的发展背景71-76
  • 5.1.1 测绘技术的进步71-72
  • 5.1.2 札马剌丁与地图编绘72-73
  • 5.1.3 元代官方组织的河海测绘73-74
  • 5.1.4 制图理论的发展74-76
  • 5.2 历史地图制作之成就76-84
  • 5.2.1 数量多,类型齐全76-79
  • 5.2.2 元代地图深受域外制图影响,出现一批彩色地图79-80
  • 5.2.3 地图规范性加强,准确性提高80-82
  • 5.2.4 图文结合,出现历史地图集82-84
  • 小结84-85
  • 第六章 元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综论85-92
  • 6.1 元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特征85-88
  • 6.1.1 以文献为载体,卷帙浩繁85
  • 6.1.2 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学科独立性不明显85-87
  • 6.1.3 阶段明显,各有特色87-88
  • 6.1.4 内容兼容并包,体系渐趋完备88
  • 6.2 元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原因88-92
  • 6.2.1 沿革地理学的影响89
  • 6.2.2 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89-90
  • 6.2.3 元代学者的个人志趣、文化素质是内在原因90
  • 6.2.4 域外地理学的影响90-92
  • 结语92-94
  • 参考文献94-101
  • 附录101-10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108-109
  • 致谢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承园;辽、金、元测绘史考(下)[J];测绘工程;1998年03期

2 厉国青,钮仲勋;郭守敬南海测量考[J];地理研究;1982年01期

3 于希贤;简评几部中国地理学史[J];地理研究;1986年03期

4 邹逸麟;历代正史《河渠志》浅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王燕玉;从《四裔考》看《文献通考》优于《通典》[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6 张孟伦;马端临和《文献通考》[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7 陈蔚松;元明清一统志馆及其修志成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殷光中;;《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提要[J];江苏社联通讯;1983年04期

9 李丹;;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J];今日科苑;2007年07期

10 王灿炽;熊自得与《析津志》[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后武;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7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