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智慧与传承研究 ——以眠虎沟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0 10:49
传统村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人居环境营造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居环境的更新建设频繁,大量的村落营建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趋于现代化,丧失地域特色。然而,部分传统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等因素而免于被同化,它们延续着原始的空间格局与营造手法,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营造理念,极具有传承与推广的价值。本论文的研究主要为三部分。首先,阐述了陕北传统村落的概况并且将村落人居环境的形成置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综合要素的动态网络中,分析各个要素对人居环境形成的作用关系,探讨传统村落空间环境建设与演变过程中营造智慧的多元性及其适应性。然后,选择七个极具有代表性的陕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分析得到陕北传统村落防灾避险、伦理秩序、适地适居、可持续发展四个层面的营造智慧,每个层面的营造智慧在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中有着相对应的体现。最后,以眠虎沟村为例,分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眠虎沟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眠虎沟村营造智慧的价值体现,结合现代化背景对眠虎沟村的营造智慧传承进行探索,为陕北的传统村落...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0—2015年中国自然村的数量(左)传统村落的数量(右)
梅⒄钩晌?颐谴?饩龅奈侍狻?1.1.2研究范围本文研究的范围是陕西的陕北区域。陕西地域广阔文化丰富,按照文化不同可将陕西划分成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区。本文以陕北地区为例,广义上的陕北地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划分,泛指东以吕梁为界,南至关中北山,西抵六盘山东麓,北接鄂尔多斯高原,现指延安、榆林两个地区。狭义上的陕北则是行政意义上的区划,特指现在陕西省延安、榆林两个行政区。论文所提到的陕北地区指的是现在行政区划上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对这一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及地域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如图1.2所示。榆林市米脂县因具有较多数量的传统村落,选取部分村落作为典型案例,分析陕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在择地选址、规划设计、营造技艺中所蕴含的传统营造智慧,剖析其深刻内涵并且提出人居环境营造智慧传图1.2论文研究范围陕北区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五)总结通过分析传统村落营造领域方面,研究发现(1)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西部的研究较少。(2)在村落营造研究中,村落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等方面的论文较多,其他方面较少,都是直接分析村落的各个空间要素或者针对单个空间分析,从而得出具体的营造的模式和规律。但是研究内容上缺少系统性与关联性,全面系统的分析它的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统村落致使它发生改变,同时缺少对现状背后营建的原因的总结与分类。1.4相关概念的界定1.4.1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古村落,在2012年9月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正式命名为“传统村落”[40]。同年,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首的四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指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的时间较早,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图1.3所示。狭义的传统村落是指国家部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义的传统村落是指国省市级的挂牌的历史文化名村[41]。学术界最早对传统村落的理解是从聚落的角度,是指农业人群在一个边缘清楚的固定地域内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集会的场所。《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汉图1.3传统村落的定义(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译与输出——生态智慧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J]. 张文英. 中国园林. 2020(01)
[2]浙西南地区传统村落黛瓦屋面营造技术研究[J]. 毛克明,柳锐,陈秋美,蓝晶菁,吴桂芳. 建筑技术开发. 2019(21)
[3]农业产业多元化与乡村人居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J]. 曹萍,任建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4]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徽杭古道为例[J]. 鄢方卫,杨效忠,舒伯阳,李龙,郭强,韩卢敏. 旅游学刊. 2019(10)
[5]桂林龙脊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J]. 郑文俊,张贝贝,吴忠军. 中国园林. 2019(09)
[6]村落生态单元及其景观模式的营造智慧——以青藏高原秀日村为例[J]. 康渊,王军. 风景园林. 2019(08)
[7]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J]. 蔡梅良,李大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8]闽东地区庄寨建筑防御性营建智慧解析——以永泰县庄寨为例[J]. 张兵华,刘淑虎,李建军,陈小辉. 新建筑. 2019(01)
[9]传统村落水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抚州流坑古村的启示[J]. 刘华斌,古新仁.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8(04)
[10]文化定桩: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营造——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探索[J]. 杨贵庆,肖颖禾. 上海城市规划. 2018(06)
博士论文
[1]云南藏族木结构民居特征研究[D]. 强明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
[2]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模式研究[D]. 许建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价值观研究[D]. 王现东.华侨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 张明晓.浙江工业大学 2019
[2]基于传统智慧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营建研究[D]. 刘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3]基于文化生态学的重庆市传统村落人居智慧研究[D]. 杨一迷.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陕北合院式窑洞民居的文化解读[D]. 苏志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血缘型传统村落的关联性保护与发展研究[D]. 罗求生.重庆大学 2018
[6]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空间优化对策研究[D]. 任永甜.西北大学 2017
[7]陕北地区私家庄园建筑文化与环境空间研究[D]. 刘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8]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D]. 刘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9]传统村落中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与营造[D]. 王军.天津大学 2017
[10]基于风水理论的陕北窑洞村落选址与布局研究[D]. 李冰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46774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0—2015年中国自然村的数量(左)传统村落的数量(右)
梅⒄钩晌?颐谴?饩龅奈侍狻?1.1.2研究范围本文研究的范围是陕西的陕北区域。陕西地域广阔文化丰富,按照文化不同可将陕西划分成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区。本文以陕北地区为例,广义上的陕北地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划分,泛指东以吕梁为界,南至关中北山,西抵六盘山东麓,北接鄂尔多斯高原,现指延安、榆林两个地区。狭义上的陕北则是行政意义上的区划,特指现在陕西省延安、榆林两个行政区。论文所提到的陕北地区指的是现在行政区划上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对这一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及地域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如图1.2所示。榆林市米脂县因具有较多数量的传统村落,选取部分村落作为典型案例,分析陕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在择地选址、规划设计、营造技艺中所蕴含的传统营造智慧,剖析其深刻内涵并且提出人居环境营造智慧传图1.2论文研究范围陕北区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五)总结通过分析传统村落营造领域方面,研究发现(1)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西部的研究较少。(2)在村落营造研究中,村落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等方面的论文较多,其他方面较少,都是直接分析村落的各个空间要素或者针对单个空间分析,从而得出具体的营造的模式和规律。但是研究内容上缺少系统性与关联性,全面系统的分析它的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统村落致使它发生改变,同时缺少对现状背后营建的原因的总结与分类。1.4相关概念的界定1.4.1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古村落,在2012年9月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正式命名为“传统村落”[40]。同年,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首的四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指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的时间较早,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图1.3所示。狭义的传统村落是指国家部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义的传统村落是指国省市级的挂牌的历史文化名村[41]。学术界最早对传统村落的理解是从聚落的角度,是指农业人群在一个边缘清楚的固定地域内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集会的场所。《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汉图1.3传统村落的定义(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译与输出——生态智慧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J]. 张文英. 中国园林. 2020(01)
[2]浙西南地区传统村落黛瓦屋面营造技术研究[J]. 毛克明,柳锐,陈秋美,蓝晶菁,吴桂芳. 建筑技术开发. 2019(21)
[3]农业产业多元化与乡村人居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J]. 曹萍,任建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4]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徽杭古道为例[J]. 鄢方卫,杨效忠,舒伯阳,李龙,郭强,韩卢敏. 旅游学刊. 2019(10)
[5]桂林龙脊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J]. 郑文俊,张贝贝,吴忠军. 中国园林. 2019(09)
[6]村落生态单元及其景观模式的营造智慧——以青藏高原秀日村为例[J]. 康渊,王军. 风景园林. 2019(08)
[7]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J]. 蔡梅良,李大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8]闽东地区庄寨建筑防御性营建智慧解析——以永泰县庄寨为例[J]. 张兵华,刘淑虎,李建军,陈小辉. 新建筑. 2019(01)
[9]传统村落水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抚州流坑古村的启示[J]. 刘华斌,古新仁.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8(04)
[10]文化定桩: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营造——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探索[J]. 杨贵庆,肖颖禾. 上海城市规划. 2018(06)
博士论文
[1]云南藏族木结构民居特征研究[D]. 强明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
[2]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模式研究[D]. 许建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价值观研究[D]. 王现东.华侨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 张明晓.浙江工业大学 2019
[2]基于传统智慧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营建研究[D]. 刘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3]基于文化生态学的重庆市传统村落人居智慧研究[D]. 杨一迷.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陕北合院式窑洞民居的文化解读[D]. 苏志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血缘型传统村落的关联性保护与发展研究[D]. 罗求生.重庆大学 2018
[6]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空间优化对策研究[D]. 任永甜.西北大学 2017
[7]陕北地区私家庄园建筑文化与环境空间研究[D]. 刘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8]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D]. 刘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9]传统村落中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与营造[D]. 王军.天津大学 2017
[10]基于风水理论的陕北窑洞村落选址与布局研究[D]. 李冰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46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4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