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师院校地理教育实习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8:14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师院校地理教育实习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育实习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引导未来教师进入专业领域的关键环节。但是,我国的教育实习却长期被理论与实践难以统合的矛盾所困扰。研究教育实习,可以为师范院校的师生参加教育实习做好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提供从事教育实习的方法依据,增强科学性,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而教育实习过程的实施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即实习活动采取的方法和模式来实现的。换句话说,教育实习模式是否科学、方法是否得当、制度是否规范,对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目标关系极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实习模式是教育实习任务有效完成的基本保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外现有教育实习各种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教育实习的现状调研分析,研究目前我校地理专业教育实习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及问题分析,最主要的是对地理学院本科教育实习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对我校乃至更大范围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界定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模式相关概念,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本文的正文部分主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国内外关于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师面临的挑战。主要阐述了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第三部分: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模式开展现状调研结果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对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建议,例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借鉴国外经验,分段全程的开展地理教育实习等。
【关键词】: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模式 地理新课程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90-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引论9-22
- 1.1 教育实习相关概念的界定10-14
- 1.2 教育实习的理论基础14-18
- 1.2.1 中国古代“知行并重”的理论14-16
- 1.2.2 建构主义理论16-17
- 1.2.3 情境学习理论17-18
- 1.3 选题的意义18-19
- 1.3.1 理论意义18-19
- 1.3.2 现实意义19
- 1.4 研究方法19-22
- 1.4.1 文献检索法19-20
- 1.4.2 问卷法20
- 1.4.3 比较法20-22
- 2 国内外教育实习模式研究综述22-30
- 2.1 国外关于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概况及其比较研究22-26
- 2.1.1 国外关于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概况22-24
- 2.1.2 国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共同点比较24-26
- 2.2 国内关于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概况及现行部分模式的评析26-30
- 2.2.1 国内关于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概况26-27
- 2.2.2 高师现行的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评析27-30
- 3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师面临的挑战30-38
- 3.1 新课程改革给地理教育带来的变化30-31
- 3.2 当前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面临的挑战31-38
- 3.2.1 当前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31-34
- 3.2.2 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面临的挑战34-36
- 3.2.3 地理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素质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36-38
- 4 案例研究38-58
- 4.1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模式开展现状研究38-49
- 4.1.1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模式开展现状调研38-42
- 4.1.2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模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2-49
- 4.2 新课改背景下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模式实施的建议49-58
- 4.2.1 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分段全程地开展地理教育实习的同时继续加强微格训练50-51
- 4.2.2 提高四川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习质量的几点思考51-58
- 5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69
- 致谢69-70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星;部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梁尚德;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奔;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现状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颖;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师院校地理教育实习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