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型城市空间扩展特征、机制、模拟预测及管治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5 05: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户籍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的增长步伐,各地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被认为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与此同时,大量农用地丧失、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遭到破坏、大气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病”伴随而生,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各行各业更加重视“提质增效”式发展,社会经济已进入“稳增长、调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常态。如何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的重要话题。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化在空间上表现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绿洲城市具有严重的水土资源限制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等特点,不合理的空间发展将导致更为严峻城市生态问题。因此,本文以典型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城市——张掖市为实证区域,通过对其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系统化研究,为绿洲城市空间提供科学的发展策略。论文选择张掖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对象,依照“特征—机制—预测—管治”的研究思路,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多期遥感影像数据...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研究
1.3.2 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1.3.3 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研究
1.3.4 城市空间扩展管治研究
1.3.5 绿洲型城市研究
1.3.6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洲及绿洲型城市
2.1.2 城市空间
2.1.3 城市空间扩展
2.2 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地租理论
2.2.3 聚集经济理论
2.2.4 核心—边缘理论
2.3 元胞自动机理论
2.3.1 元胞自动机概念
2.3.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2.3.3 元胞自动机的特征
2.3.4 元胞自动机在城市模拟预测中的应用
3 研究区概括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括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张掖的历史沿革
3.2 数据源及研究区范围
4 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与形态演变研究
4.1 城市扩展的时序演变过程
4.1.1 张掖古城的形成
4.1.2 张掖城市扩展的时间阶段划分
4.2 城市扩展的空间演变过程
4.2.1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的方位分析和重心分析
4.2.2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的圈层分析
4.2.3 张掖城市扩展的空间阶段划分
4.3 城市空间形态与扩展模式演变特征
4.3.1 张掖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4.3.2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分析
4.4 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4.4.1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占用地类分析
4.4.2 张掖城市空间内部功能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4.4.3 张掖城市空间内部功能用地空间演变分析
本章小结
5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
5.1 影响因素分析
5.1.1 自然地理环境
5.1.2 交通组织条件
5.1.3 社会经济发展
5.1.4 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引导
5.2 驱动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6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研究
6.1 SLEUTH模型介绍
6.2 SLEUTH模型原理
6.2.1 SLEUTH模型的增长系数
6.2.2 SLEUTH模型的增长规则
6.2.3 SLEUTH模型的运行过程
6.3 SLEUTH模型的建立
6.3.1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6.3.2 SLEUTH模型输入数据层的建立
6.3.3 SLEUTH模型参数校准
6.3.4 SLEUTH模型适用性评价
6.4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情景预测
6.4.1 情景预案设置
6.4.2 情景预测结果
6.4.3 适宜情景选择
本章小结
7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管治策略分析
7.1 实施“多规合一”制度,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增长
7.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提高城市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7.3 挖掘城市内部用地,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化发展
7.4 鼓励城市空间向生态保护模式转变,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本章小结
8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8.2.1 创新
8.2.2 不足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本文编号:3701996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研究
1.3.2 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1.3.3 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研究
1.3.4 城市空间扩展管治研究
1.3.5 绿洲型城市研究
1.3.6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洲及绿洲型城市
2.1.2 城市空间
2.1.3 城市空间扩展
2.2 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地租理论
2.2.3 聚集经济理论
2.2.4 核心—边缘理论
2.3 元胞自动机理论
2.3.1 元胞自动机概念
2.3.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2.3.3 元胞自动机的特征
2.3.4 元胞自动机在城市模拟预测中的应用
3 研究区概括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括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张掖的历史沿革
3.2 数据源及研究区范围
4 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与形态演变研究
4.1 城市扩展的时序演变过程
4.1.1 张掖古城的形成
4.1.2 张掖城市扩展的时间阶段划分
4.2 城市扩展的空间演变过程
4.2.1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的方位分析和重心分析
4.2.2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的圈层分析
4.2.3 张掖城市扩展的空间阶段划分
4.3 城市空间形态与扩展模式演变特征
4.3.1 张掖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4.3.2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分析
4.4 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4.4.1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占用地类分析
4.4.2 张掖城市空间内部功能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4.4.3 张掖城市空间内部功能用地空间演变分析
本章小结
5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
5.1 影响因素分析
5.1.1 自然地理环境
5.1.2 交通组织条件
5.1.3 社会经济发展
5.1.4 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引导
5.2 驱动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6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研究
6.1 SLEUTH模型介绍
6.2 SLEUTH模型原理
6.2.1 SLEUTH模型的增长系数
6.2.2 SLEUTH模型的增长规则
6.2.3 SLEUTH模型的运行过程
6.3 SLEUTH模型的建立
6.3.1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6.3.2 SLEUTH模型输入数据层的建立
6.3.3 SLEUTH模型参数校准
6.3.4 SLEUTH模型适用性评价
6.4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情景预测
6.4.1 情景预案设置
6.4.2 情景预测结果
6.4.3 适宜情景选择
本章小结
7 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管治策略分析
7.1 实施“多规合一”制度,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增长
7.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提高城市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7.3 挖掘城市内部用地,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化发展
7.4 鼓励城市空间向生态保护模式转变,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本章小结
8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8.2.1 创新
8.2.2 不足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本文编号:370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0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