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5:44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国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成为促进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也给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出现与扩大埋下了隐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利用40年时间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在规模增长的背后,中国不同地区对外贸易的差距也出现极端化发展的趋势,成为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因此,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角度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方面,研究对象趋于微观化。研究对象逐渐从国家发展到地区、城市或企业;另一方面,随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对经济现象的研究从传统的单一时间维度转变为时、空双维度的研究。这些变化给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广义的国际贸易结构包括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贸易模式结构和贸易区域结构等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与地位,通过对外贸结构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相关研究
三、对外贸易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四、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协同发展的障碍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说明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二、区域经济与贸易发展相关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理论
四、区域经济与贸易协同和协调发展理论
第二节 相关说明
一、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
二、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概念的界定
三、对外贸易发展的时空演进
四、数据选用的原则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特征
第一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第三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差额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第四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时空演进
第五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业绩指数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失衡及其测度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失衡
一、行政省份维度
二、人口维度
三、地域面积维度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的测度
一、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绝对差异
二、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对差异
三、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失衡的收敛情况
四、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规律及影响机制
第一节 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阶段与规律
一、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阶段及其理论依据
二、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三、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阶段演进
第二节 区域地理要素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一、区域地理要素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二、区域地理要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对策建议
一、推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
二、推进地方政府间的协同治理
三、推进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的协同治理
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五、打破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六、东、中、西部地区突出特色,科学分工
七、明确企业的对外贸易主体地位,促进企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魏勇强,张振宇. 现代管理科学. 2019(03)
[2]我国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 李芳,杨丽华,梁含悦.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2)
[3]元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及多元主体角色定位研究[J]. 李睿莹,张希. 领导科学. 2019(04)
[4]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发展现状和转变途径研究[J]. 刘虹. 价格月刊. 2019(02)
[5]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新变局、新风险、新机遇——2019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J].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分析组,张广婷. 世界经济研究. 2019(01)
[6]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制度与收入不平等[J]. 程强. 经济经纬. 2019(02)
[7]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失速问题研究[J]. 唐魏. 价格月刊. 2019(01)
[8]中国对外贸易升级:效率提高与潜力实现[J]. 司增绰,周坤,邵军. 上海经济研究. 2019(01)
[9]市场分割、成本加成与出口: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J]. 高宇,游佳慧,霍聪聪. 经济科学. 2018(06)
[10]构建开放型经济新空间布局:理论基础、历史实践与可行路径[J]. 刘洪愧,刘霞辉. 改革. 2019(01)
博士论文
[1]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发展[D]. 沈鸿.暨南大学 2018
[2]空间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春萌.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协调发展研究[D]. 朱邦耀.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D]. 韩会朝.东南大学 2016
[5]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 刘传岩.中共中央党校 2013
[6]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 冯佺光.西南大学 2012
[7]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D]. 何莉.浙江大学 2007
[8]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 刘用明.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FDI对我国区域对外贸易贡献差异研究[D]. 杨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对外贸易、产业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杨焕.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17033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相关研究
三、对外贸易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四、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协同发展的障碍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说明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二、区域经济与贸易发展相关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理论
四、区域经济与贸易协同和协调发展理论
第二节 相关说明
一、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
二、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概念的界定
三、对外贸易发展的时空演进
四、数据选用的原则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特征
第一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第三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差额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第四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时空演进
第五节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业绩指数的时空演进
一、时间维度演进特征
二、空间维度演进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失衡及其测度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失衡
一、行政省份维度
二、人口维度
三、地域面积维度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的测度
一、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绝对差异
二、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对差异
三、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失衡的收敛情况
四、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规律及影响机制
第一节 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阶段与规律
一、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阶段及其理论依据
二、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三、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阶段演进
第二节 区域地理要素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一、区域地理要素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二、区域地理要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对策建议
一、推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
二、推进地方政府间的协同治理
三、推进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的协同治理
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五、打破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六、东、中、西部地区突出特色,科学分工
七、明确企业的对外贸易主体地位,促进企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魏勇强,张振宇. 现代管理科学. 2019(03)
[2]我国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 李芳,杨丽华,梁含悦.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2)
[3]元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及多元主体角色定位研究[J]. 李睿莹,张希. 领导科学. 2019(04)
[4]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发展现状和转变途径研究[J]. 刘虹. 价格月刊. 2019(02)
[5]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新变局、新风险、新机遇——2019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J].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分析组,张广婷. 世界经济研究. 2019(01)
[6]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制度与收入不平等[J]. 程强. 经济经纬. 2019(02)
[7]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失速问题研究[J]. 唐魏. 价格月刊. 2019(01)
[8]中国对外贸易升级:效率提高与潜力实现[J]. 司增绰,周坤,邵军. 上海经济研究. 2019(01)
[9]市场分割、成本加成与出口: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J]. 高宇,游佳慧,霍聪聪. 经济科学. 2018(06)
[10]构建开放型经济新空间布局:理论基础、历史实践与可行路径[J]. 刘洪愧,刘霞辉. 改革. 2019(01)
博士论文
[1]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发展[D]. 沈鸿.暨南大学 2018
[2]空间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春萌.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协调发展研究[D]. 朱邦耀.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D]. 韩会朝.东南大学 2016
[5]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 刘传岩.中共中央党校 2013
[6]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 冯佺光.西南大学 2012
[7]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D]. 何莉.浙江大学 2007
[8]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 刘用明.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FDI对我国区域对外贸易贡献差异研究[D]. 杨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对外贸易、产业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杨焕.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17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1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