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17:01
人口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一直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研究人口问题的案例逐渐增多,人口研究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根据1980-2002年间的河南省的人口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对河南省二十多年来的人口状况进行时空研究。在分析人口的空间差异性与关联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动态特征,探讨了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在这部分中,笔者从人口学、人口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然后层层深入揭示本研究对于河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最后根据河南省现状和收集的资料情况,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由于论文在理论上依赖于人口地理学,而技术方面主要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所以本文着重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人口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基本理论与依据。笔者在这部分详...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概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2 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
2.1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1.1 国外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2.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3 基本理论与依据
3.1 人口地理研究基本理论
3.1.1 人口的地域分布
3.1.2 人口素质
3.1.3 人口结构
3.2 空间自相关
3.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3.1 空间分析
3.3.2 空间可视化模拟技术
4 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
4.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
4.2.1 人口地域分布差异性
4.2.2 人口素质差异性
4.2.3 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相关性
5 河南省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河南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5.2 人口与经济
6 河南省人口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6.1 发展经济
6.2 大力发展教育
6.3 鼓励人口迁移
7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 陈斐,杜道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04)
[2]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两种兰科植物的群体遗传结构[J]. 李昂,罗毅波,葛颂. 生物多样性. 2002(03)
[3]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J]. 陈述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04)
[4]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J]. 邓悦,王铮,熊云波,王凌云,吴健平,宋秀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5]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 遥感信息. 2002(02)
[6]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化研究[J].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金逸民.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03)
[7]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 地理学报. 2001(05)
[8]广东经济发展与人口文化素质相互关系研究[J]. 阎志强. 西北人口. 2001(02)
[9]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空间分析[J]. 耿宜顺. 规划师. 2000(06)
[10]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探讨[J]. 韩惠,刘勇,刘瑞雯. 兰州大学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720303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概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2 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
2.1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1.1 国外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2.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3 基本理论与依据
3.1 人口地理研究基本理论
3.1.1 人口的地域分布
3.1.2 人口素质
3.1.3 人口结构
3.2 空间自相关
3.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3.1 空间分析
3.3.2 空间可视化模拟技术
4 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
4.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
4.2.1 人口地域分布差异性
4.2.2 人口素质差异性
4.2.3 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相关性
5 河南省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河南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5.2 人口与经济
6 河南省人口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6.1 发展经济
6.2 大力发展教育
6.3 鼓励人口迁移
7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 陈斐,杜道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04)
[2]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两种兰科植物的群体遗传结构[J]. 李昂,罗毅波,葛颂. 生物多样性. 2002(03)
[3]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J]. 陈述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04)
[4]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J]. 邓悦,王铮,熊云波,王凌云,吴健平,宋秀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5]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 遥感信息. 2002(02)
[6]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化研究[J].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金逸民.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03)
[7]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 地理学报. 2001(05)
[8]广东经济发展与人口文化素质相互关系研究[J]. 阎志强. 西北人口. 2001(02)
[9]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空间分析[J]. 耿宜顺. 规划师. 2000(06)
[10]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探讨[J]. 韩惠,刘勇,刘瑞雯. 兰州大学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72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2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