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重庆万盛黑山镇天星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23 02:26
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与发展,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全域化发展阶段,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局限于先前的景点、景区范围内,进而扩展至依托其核心景源发展下的周边乡村地区。在此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的景观环境迎来了大规模的改造与更新,但由于当前理论与设计实践方面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较为欠缺,对该类乡村聚落生态环境敏感、活动需求多元、潜在资源丰富、投资引力较强等特征的认识不足,反映在建设过程中则出现了定位失准、力度失控、模式错位等诸多不足,使乡村景观环境最终呈现出发展定位趋同、综合效能失衡、特色引力缺失、空间建设未能良好适应游客群体和当地居民的活动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该类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的不同需求,在解决村落空间既有问题的基础上,保持和维护乡村特有的景观属性等问题成为值得思考的命题。本文以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景区依托型乡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使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空间能够保证其特殊的景观属性的同时为旅游活动和村民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品质。依托重庆万盛全域旅游示范区内的黑山镇天星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为蓝本,展开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4 国内外现有研究综述
1.4.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1.4.2 景区依托型乡村相关研究
1.4.3 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梳理
2.1 乡村景观组成要素及空间结构分析
2.1.1 乡村景观特征与要素组成
2.1.2 乡村景观空间结构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途径归纳
2.2.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
2.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2.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途径
2.3 小结
3 景区依托型乡村特征及景观建设的困境
3.1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调研
3.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3.1.2 调研区域概况
3.1.3 研究区域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
3.2 景区依托型乡村的特征
3.2.1 地缘优势显著,客源动力突出
3.2.2 业态结构粗犷,投资引力强劲
3.2.3 潜在资源丰富,景观特征敏感
3.2.4 空间类型多样,活动需求多元
3.3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资源价值认知失准下的发展定位趋同
3.3.2 保护更新矛盾下的环境综合效能失衡
3.3.3 多元活动介入下的村落空间矛盾突出
3.3.4 旅游服务发展下的乡土特色引力缺失
3.4 小结
4 全域旅游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4.1 全域旅游对景区依托型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4.1.1 全域旅游发展下“景-村”关系变化
4.1.2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多元群体需求
4.2 全域旅游背景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的要求
4.2.1 自然生态环境层面
4.2.2 村落空间建设层面
4.2.3 乡土景观特色层面
4.3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经验及启示
4.3.1 资源价值的自主性发挥
4.3.2 生态环境综合效能的提升
4.3.3 乡土特色的延续与表达
4.3.4 村落空间多元功能的置入
4.4 小结
5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5.1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5.2 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2.1 延续景观特征的完整性原则
5.2.2 彰显地方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5.2.3 寻求科学发展的生态性原则
5.2.4 保持旅游引力的原乡性原则
5.2.5 平衡多元利益的协调性原则
5.3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总体策略
5.4 景区依托型乡村具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4.1 梳理特色资源价值,明确乡村功能定位
5.4.2 协调自然人工因素,平衡保护利用关系
5.4.3 优化整体景观结构,构建公共空间体系
5.4.4 保持村落乡土风貌,实现多维特色表达
5.5 小结
6 实践案例——重庆万盛黑山镇天星村景观规划设计
6.1 天星村基本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用地范围
6.1.3 区位交通
6.1.4 村落环境
6.2 天星村现状问题
6.3 天星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6.3.1 挖掘特色资源价值,明确乡村景观定位
6.3.2 控制建设范围与力度,建构景观布局结构
6.3.3 联动自然人文要素,重塑乡村景观功能
6.3.4 梳理公共空间体系,提升多元活动承载力
6.3.5 提取在地性设计语汇,延续乡土景观风貌
6.4 小结
7 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本文编号:3935308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4 国内外现有研究综述
1.4.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1.4.2 景区依托型乡村相关研究
1.4.3 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梳理
2.1 乡村景观组成要素及空间结构分析
2.1.1 乡村景观特征与要素组成
2.1.2 乡村景观空间结构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途径归纳
2.2.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
2.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2.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途径
2.3 小结
3 景区依托型乡村特征及景观建设的困境
3.1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调研
3.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3.1.2 调研区域概况
3.1.3 研究区域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
3.2 景区依托型乡村的特征
3.2.1 地缘优势显著,客源动力突出
3.2.2 业态结构粗犷,投资引力强劲
3.2.3 潜在资源丰富,景观特征敏感
3.2.4 空间类型多样,活动需求多元
3.3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资源价值认知失准下的发展定位趋同
3.3.2 保护更新矛盾下的环境综合效能失衡
3.3.3 多元活动介入下的村落空间矛盾突出
3.3.4 旅游服务发展下的乡土特色引力缺失
3.4 小结
4 全域旅游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4.1 全域旅游对景区依托型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4.1.1 全域旅游发展下“景-村”关系变化
4.1.2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多元群体需求
4.2 全域旅游背景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建设的要求
4.2.1 自然生态环境层面
4.2.2 村落空间建设层面
4.2.3 乡土景观特色层面
4.3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经验及启示
4.3.1 资源价值的自主性发挥
4.3.2 生态环境综合效能的提升
4.3.3 乡土特色的延续与表达
4.3.4 村落空间多元功能的置入
4.4 小结
5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5.1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5.2 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2.1 延续景观特征的完整性原则
5.2.2 彰显地方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5.2.3 寻求科学发展的生态性原则
5.2.4 保持旅游引力的原乡性原则
5.2.5 平衡多元利益的协调性原则
5.3 景区依托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总体策略
5.4 景区依托型乡村具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4.1 梳理特色资源价值,明确乡村功能定位
5.4.2 协调自然人工因素,平衡保护利用关系
5.4.3 优化整体景观结构,构建公共空间体系
5.4.4 保持村落乡土风貌,实现多维特色表达
5.5 小结
6 实践案例——重庆万盛黑山镇天星村景观规划设计
6.1 天星村基本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用地范围
6.1.3 区位交通
6.1.4 村落环境
6.2 天星村现状问题
6.3 天星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6.3.1 挖掘特色资源价值,明确乡村景观定位
6.3.2 控制建设范围与力度,建构景观布局结构
6.3.3 联动自然人文要素,重塑乡村景观功能
6.3.4 梳理公共空间体系,提升多元活动承载力
6.3.5 提取在地性设计语汇,延续乡土景观风貌
6.4 小结
7 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本文编号:3935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93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