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16:00

  本文关键词: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宋 寺院 石刻 高僧 艺文 佛教地理


【摘要】:唐宋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历史时期,在这一宏阔历史背景之下,佛教在四川这样一个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的区域环境内向上发展渐臻鼎盛。分析此一时期四川佛教发展空间分布和演变趋势对于丰富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议题及探讨佛教区域传播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寺院和石刻构成佛教宏传的道场体系,僧人和俗人作为布道的主体和受体构成佛教传播的“渡乘”体系,四者共同构成了佛教流布和佛教感知的一个完整系统。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文章选取寺院、石刻、高僧和艺文(其作者为俗人)作为重点要素以考察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发展相关情况。 唐宋四川佛教寺院分布。主要以唐宋时期史料和相关方志记载为依据,分别对唐宋两代四川各府州的寺院分布进行整理和统计,总结分布特点,探讨寺院分布与人口和府州等级关系。总体说来从唐至宋,四川寺院分布区域扩大,内涵加深。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府州等级所反映的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寺院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唐宋四川石刻分布。利用相关考古资料并结合笔者考察实际,在古地理单元基础上,对唐宋时期四川佛教石刻分布进行梳理,总结分布特点,探讨石刻分布与寺院关系。唐代至宋代,四川石刻分布区域相对缩小,但影响力大,因而在全国佛教石刻活动几近停滞的背景下,其实是四川佛教发展进步的表现。 唐宋四川高僧分布。主要以相关僧传为统计口径,从籍贯和驻锡两个方面对高僧地理分布进行考察。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分别总结唐宋时期四川高僧地理分布情况,探讨该地理分布特点和寺院分布与石刻分布的关系。从籍贯看,唐代至宋代,四川高僧籍贯分布区域拓展,数量上升,相关府州产生高僧数量增多;从驻锡看,唐代至宋代,成都府地区、绵剑地区、梓遂地区驻锡高僧数量下降明显,川东峡江地带驻锡僧人数量一定程度增多,眉嘉地区驻锡高僧数量上升明显。二者共同说明唐代至宋代,四川佛教由部分区域向更多区域发展的过程。 唐宋四川佛教艺文分布。以相关诗文集、金石材料和方志为主要依据分别对唐宋四川各府州佛教艺文分布进行整理,分析特点,探讨艺文与寺院、石刻和高僧的关系。唐代至宋代,佛教艺文地理分布在空间上拓展,内涵上加强。整体而言,除个别州数据有所下降外,其余诸府州数据都程度不等地增加。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府地区,以嘉州为核心的眉嘉地区,以昌州为代表的昌普地区艺文分布数量增幅明显。利州地区、巴州地区艺文分布数量一定程度下降,而峡江地带艺文分布数量有所上升。 总体而言,从寺院、石刻、高僧和艺文分布变迁情况看,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发展在全国佛教尤其是北方佛教式微的背景下呈现整体向上的趋势。这样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和三大方面因素相关,即重要的区域位置、外在的人文动力和佛教自身特点与世俗化。这种趋势及其与诸因素关系反映了相对封闭地理单元内佛教传播的一般规律,也从个案缩影的角度印证了伴随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
【关键词】:唐宋 寺院 石刻 高僧 艺文 佛教地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928.6;B949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31
  • 一、关于本文的选题11-12
  • 二、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12-13
  • 三、研究现状13-28
  • 四、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28-31
  • 第一章 唐宋四川佛教寺院分布31-99
  • 第一节 唐代四川佛教寺院分布33-60
  • 一、寺院地理分布33-50
  • 二、寺院分布特点50-53
  • 三、寺院分布与人口关系53-57
  • 四、寺院分布与府州行政等级关系57-60
  • 第二节 宋代四川佛教寺院分布60-97
  • 一、寺院地理分布60-86
  • 二、寺院分布特点86-92
  • 三、寺院分布与人口关系92-95
  • 四、寺院分布与府州行政等级关系95-97
  • 小结97-99
  • 第二章 唐宋四川佛教石刻分布99-151
  • 第一节 唐代四川佛教石刻分布100-130
  • 一、石刻地理分布100-127
  • 二、石刻分布特点127-129
  • 三、石刻分布与寺院分布关系129-130
  • 四、石刻分布与交通关系130
  • 第二节 宋代佛教石刻分布130-148
  • 一、石刻地理分布130-145
  • 二、石刻分布特点145-147
  • 三、石刻分布与寺院分布关系147-148
  • 四、石刻分布与交通关系148
  • 小结148-151
  • 第三章 唐宋四川高僧籍贯与驻锡地分布151-183
  • 第一节 唐代四川高僧籍贯与驻锡地分布152-164
  • 一、高僧籍贯分布153-158
  • 二、高僧驻锡地分布158-164
  • 第二节 宋代四川高僧籍贯与驻锡地分布164-181
  • 一、高僧籍贯分布165-173
  • 二、高僧驻锡地分布173-181
  • 小结181-183
  • 第四章 唐宋四川佛教艺文分布183-227
  • 第一节 唐代四川佛教艺文分布184-201
  • 一、佛教艺文地理分布184-194
  • 二、佛教艺文分布特点194-197
  • 三、佛教艺文分布与寺院分布关系197-199
  • 四、佛教艺文分布与石刻分布关系199-200
  • 五、佛教艺文分布与高僧分布关系200-201
  • 第二节 宋代四川佛教艺文分布201-224
  • 一、佛教艺文地理分布201-219
  • 二、佛教艺文分布特点219-222
  • 三、佛教艺文分布与寺院分布关系222-223
  • 四、佛教艺文分布与石刻分布关系223
  • 五、佛教艺文分布与高僧分布关系223-224
  • 小结224-227
  • 结论227-249
  • 一、唐宋四川佛教发展空间演变背景227-229
  • (一) 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进行227
  • (二) 佛教在全国范围内的盛衰转换227-228
  • (三) 四川地理环境的相对独立封闭228-229
  • 二、唐宋四川佛教发展的空间特点和演变趋势229-234
  • (一) 唐代四川佛教发展空间特点230-232
  • (二) 宋代四川佛教发展空间特点232-233
  • (三) 唐代至宋代四川佛教发展空间演变趋势233-234
  • 三、唐宋四川佛教发展地理分布和空间变迁动因234-249
  • (一) 重要的区域位置234-239
  • (二) 外在的人文动力239-244
  • (三) 佛教自身特点与世俗化244-249
  • 参考文献249-261
  • 后记261-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燕;;四川宗教石刻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温玉成;蜀汉至隋代的四川佛教[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公维章;麴氏高昌佛教述论[J];敦煌学辑刊;1998年01期

4 公维章;元明清时期的敦煌佛教[J];敦煌学辑刊;1999年02期

5 项一峰;试论天水与四川佛教石窟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2年02期

6 崔红芬;浅析西夏河西佛教兴盛的原因[J];敦煌学辑刊;2005年02期

7 崔红芬;文志勇;;西夏的灭亡及西夏佛教对蒙元时期河西地区的影响[J];敦煌学辑刊;2006年01期

8 张春燕;从S.529《诸山圣迹志》看五代佛寺的分布及其原因[J];敦煌学辑刊;1998年02期

9 王静芬,郭春萍;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净土图像在中国的起源[J];敦煌研究;2002年01期

10 王静芬 ,郭春萍;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净土图像在中国的起源(续)[J];敦煌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4 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7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9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成;四川唐代天龙八部造像图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陈硕炫;琉球佛教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常艳;成都南朝佛教造像中的伎乐图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韩坤;峨眉山及普贤道场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苏钰;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吕玲玲;宋以来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历史考略[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4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54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