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全球城市的发展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1:01

  本文关键词:中国全球城市的发展格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城市 中国 空间结构 功能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中,相继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控制能力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处于重要的节点,并且在全球经济、社会、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全球城市格局逐渐形成。全球城市的发展与其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具有高关联性,同时也与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的提升有着必然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且高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现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复杂经济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已经迫切需要我们建设全球城市。 本论文上述宏观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全球城市的发展研究。通过对全球城市研究状况的梳理,以及国外全球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空间布局特征,总结全球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为我国全球城市的分析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过程,概括其形成背景、形成机制。挖掘目前哪些城市是我国全球城市,未来哪些城市可能进入全球城市体系。并重点研究我国全球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布局特征。 全文共分六章。各章节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思路和所用方法。 第二章全球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相关概念和全球城市研究的历程。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全球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布局特征。对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城市的空间发展阶段进行论述,总结全球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和空间布局特点。 第四章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背景及机制。论述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背景,我国全球城市的区位选择,以及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我国全球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论述我国全球功能分类以及我国全球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第六章结语。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结论,说明论文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全球城市 中国 空间结构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0
  • 一、 研究背景9
  • 二、 研究目的9-10
  • 三、 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10-13
  • 一、 研究的基本内容10-11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11-12
  • 三、 研究的方法12-13
  • 第二章 全球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13-18
  • 第一节 相关概念13-14
  • 一、 全球城市13
  • 二、 世界城市13
  • 三、 国际大都市13-14
  • 第二节 全球城市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14-15
  • 一、 全球城市的提出14
  • 二、 全球城市的研究进展14-15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5-18
  • 一、 国外研究综述15-17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7-18
  • 第三章 全球城市的布局特征与空间结构18-28
  • 第一节 全球城市的空间布局特征18-26
  • 一、圈层模式18-20
  • 二、指状模式20-22
  • 三、网络模式22-26
  • 第二节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程26-28
  • 一、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26-27
  • 二、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27-28
  • 第四章 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背景及机制28-60
  • 第一节 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背景28-40
  • 一、 全球化促进金融体系增长28
  • 二、 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及社会生产成为一体28-32
  • 三、 参与并应对全球竞争32-34
  • 四、 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34-39
  • 五、 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39-40
  • 第二节 我国全球城市的区位选择40-54
  • 一、 我国大城市国际排名40-44
  • 二、 我国大城市国际化程度比较44-52
  • 三、 我国全球城市的区位选择52-54
  • 第三节 我国全球城市的形成机制54-60
  • 一、 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54
  • 二、 跨国公司的集聚54-55
  • 三、 金融中心的形成55-56
  • 四、 国际交通枢纽56-57
  • 五、 国际信息枢纽57-60
  • 第五章 我国全球城市的功能与空间结构60-72
  • 第一节 我国全球城市的功能分类60-62
  • 一、 全球控制力60
  • 二、 功能分类60-62
  • 第二节 我国全球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62-72
  • 一、 城市空间扩展以中心城区的蔓延为主63-65
  • 二、 近郊城市空间扩展以沿交通干线为主65-66
  • 三、近域城市空间布局以网络化的城市群发展为主66-67
  • 四、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67-70
  • 五、 重大城市事件影响城市空间布局70-72
  • 第六章 结语72-73
  • 一、 主要结论72
  • 二、 不足之处72-73
  • 参考文献73-76
  • 附录76-89
  • 后记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巨洲;对我国发展国际性城市的思考[J];城市规划;1993年03期

2 ;吴良镛教授谈CBD的规划建设[J];城市规划;1995年03期

3 徐巨洲;我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J];城市规划;1995年03期

4 姚士谋;国际性城市建立的背景与机遇[J];城市规划;1995年03期

5 沈金箴,周一星;世界城市的涵义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6 郑思齐;霍q

本文编号:806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06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