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对县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移民对县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摘要】:生态移民作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视角也从宏观尺度向微观尺度转变。本研究基于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迁出区和迁入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探究了生态移民对县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宏观上,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生态足迹理论,探究了生态移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微观上从农户生计出发,探析了移民生计变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识别出移民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移民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寻生态移民区生态环境建设策略,以期为生态移民政策的制定及移民区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态移民对县域生态环境的贡献突出,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的户均贡献值为26900元,基于移民生态足迹变化的户均贡献值为25487元。同心县土地利用变化受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影响明显,由于迁入区建设的需要,沿中心城镇和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大量草地向建设用地和水浇地转化,而迁出区由于人口压力减轻,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2005-2014年同心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上升趋势,草地生态系统的贡献度最高,其次为旱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上看,迁出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明显,迁入区中水土资源匹配度较高的乡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反之,呈下降趋势。(2)随着农户生计非农化和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移民人均生态足迹由移民前的0.741 hm2/人下降到移民后的0.531 hm2/人,移民农户对耕地、草地、林地资源的依赖性降低,对化石能源用地、水域、污染排放用地的依赖性增加,农户生计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减轻。移民农户的生计类型差异明显,可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类型。移民前,生计选择多样化的兼业型和非农主导型农户收入较高,移民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进行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业主导型和兼业型农户家庭收入较高,但其对应的生态足迹较大,而非农主导型农户既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利于家庭生计的持续改善。(3)移民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是农村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家庭生产和消费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立。移民前,迫于恶劣的生态环境与家庭人口的增加,往往陷入生计贫困与破坏生态的恶性循环。移民后,农户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但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快速增加,增大了迁入区环境恶化的风险。(4)2005-2014年同心县生态压力有所减轻,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生态足迹构成上对应食物消费的耕地和草地足迹最高,生态经济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生态承载力构成上看,耕地承载力最高,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表现为盈余,草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的供给量均小于需求量,表现为赤字。(5)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与解决贫困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寻找生态移民区生态建设的对策集。要合理解决迁出区遗留人口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拓宽移民增收渠道,促进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加强移民迁入区的环境整治与保护,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
【关键词】:生态移民 生态贡献 环境影响 同心县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5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5-17
- 1.5 研究内容17-18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及相关概念辨析18-21
- 2.1 理论基础18-19
- 2.2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19-21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21-28
- 3.1 自然地理概况21-22
- 3.2 社会经济概况22-24
- 3.3 生态移民概况24-26
- 3.4 调查地点概况26-28
- 第四章 生态移民对县域生态环境贡献评估28-46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28-32
- 4.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增量的生态贡献研究32-40
- 4.3 生态足迹方法的修正40-43
- 4.4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生态贡献研究43-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基于生计视角的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46-53
- 5.1 移民农户生计类型划分及其特征46
- 5.2 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特征46-49
- 5.3 不同类型农户的生态环境影响49-51
- 5.4 农户生计行为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路径51-52
- 5.5 本章小结52-53
- 第六章 生态移民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53-62
- 6.1 生态移民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53-59
- 6.2 生态移民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59-62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62-65
- 7.1 结论62-63
- 7.2 讨论63-65
- 参考文献65-71
- 附录:生态移民对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记录表71-72
- 致谢72-73
- 作者简介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翔;“风水”与生态环境[J];文史天地;2003年09期
2 姚文放;;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J];学习与探索;1990年05期
3 万里凤;周劭馨;;中国审美文化的生态环境[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王本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产初探[J];哲学动态;1995年08期
5 李微;;论以“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08期
6 殷咏天;;俄罗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J];生态文化;2001年02期
7 王永杰;从胡文化“汉化”看生态环境的迁移对文化转型的影响[J];阴山学刊;2000年04期
8 闫永利;文学的生态环境与经典[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9 郭涛,王海娟;论生态环境对综合国力的影响[J];思想战线;2002年02期
10 董玉整;论真理的生态环境[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开锐;;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文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构想[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柏玉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兰桂山;;纵论丰宁县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的典型经验与做法[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8 范广鹏;;鞍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胡民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亚楠;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贤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河北唐山 马永平;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吕志雄;生态环境要好[N];河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青山;政府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四川日报;2006年
7 党毅;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现成效[N];固原日报;2008年
8 记者 朱扬;调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恩施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炎秋;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闯;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陆媛媛;宁夏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协调关系测度[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年立辉;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彭雨晨;内江—荣县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高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黎显平;北京城市动态扩展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胡丹丹;网络生态环境下的话语情感义表达形式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周淑贤;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郭静静;中国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13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1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