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杜甫陇蜀纪行诗《木皮岭》地理位置讨论

发布时间:2017-09-13 23:41

  本文关键词:杜甫陇蜀纪行诗《木皮岭》地理位置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杜甫 木皮岭 张伯魁 栗亭 青泥岭 白水峡


【摘要】:《木皮岭》是杜甫陇蜀纪行诗之一,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由同谷南下成都途中。对木皮岭的确切位置,古人注释不清,今人有争议,对古今相关注释一并梳理讨论,对准确把握诗意实属必要。通过讨论辨析,可以确定,诗人当年走的是青泥岭道,而不是北宋以后才开凿的白水峡道。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关键词】杜甫 木皮岭 张伯魁 栗亭 青泥岭 白水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770075)
【分类号】:I207.22;K928.6
【正文快照】: 《木皮岭》是杜甫陇蜀纪行诗之一,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由同谷(今甘肃成县)南下成都途中。为便于讨论,录全诗如下:首路栗亭西,尚想凤皇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英;“中庸”的社会影响与文学效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潘殊闲;;独酌:李白内心孤独的真实印记——兼论后世的独酌情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黄小妹;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贾名党;;柳宗元与刘禹锡接受屈赋管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汪青;;宋代池州永丰钱监监址考[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8 张汉东;秦始皇个性心理试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锋;;“齐梁故里”研究中的史料学问题——兼论“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的地望[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胡绍文;;试论古典诗歌异文校勘的方法[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杨志刚;;《朱子家礼》与中国礼学的若干问题[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霍有光;;陕西古代金矿开采简史[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5 周莹;芦建国;;南京蜡梅市场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8 陈冠甫(庆煌);;朱子九曲诗研究——以武夷棹歌为主,芹溪九曲附之[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向春;;中国古小说猴的文化阐释[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10 国威;;唐长松山马禅师考[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立功;《文子》的实践智慧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霞;辛弃疾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江石;宋元时期徽州文人用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震云;评李炳赫《中国纪行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顾浙秦;;松筠和他的《西招纪行诗》[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邱江宁;;元代上京纪行诗论[J];文学评论;2011年02期

4 王金凤;;咏藏诗作《西招纪行诗》和《丁巳秋阅吟》浅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李黎;;宋代纪行诗歌的民俗化倾向[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金应俊;金学泉;;美国纪行诗抄[J];民族文学;2000年09期

7 李军;论元代的上京纪行诗[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8 刘宏英;吴小婷;;元代上京纪行诗的研究状况及意义[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宏英;;元代诗人^蜕暇┘托惺械难案榻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曙初;;杜甫秦蜀和湖南纪行诗比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海蓉;;读陈诚的西域纪行诗[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皮曙初;“农民行吟诗人”千首纪行诗成绝唱[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丽琴;赵秉文纪行诗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曾娟娟;文天祥纪行诗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3 何小明;黄庭坚纪行诗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46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46589.html

上一篇:圣韵佛迹干佛山  
下一篇:魅力西班牙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