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遗产
本文关键词:乌镇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遗产
【摘要】:乌镇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之一,具有典型的乡土风貌与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既包含弥足珍贵的物质遗产,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及精神内涵。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和田野考察的方式对乌镇的历史演变、名称来源以及具体的建筑案例如观音殿、乌将军庙、关帝庙、月老庙、古戏台等进行了考证和研究,进而明确了各个建筑案例的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建筑造型和细部特点。这对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乌镇 历史 文化 明清建筑 遗产
【分类号】:TU-87;K925.5
【正文快照】: 许多江南古镇有着和谐而统一的空间布局,这些小镇古朴自然,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虽然没有知名的规划师设计它们,但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千百年来不断的努力建设,这些小镇塑造了风水整合、阴阳共济的优秀人居环境模式,浙江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张捷;冉江;;公众媒介信息中水乡古镇通道型景观意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2 饶晖;洪杰;卢波;;江南水乡小城镇形象特色规划——以苏州同里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3 吴蒙;车越;金妍;;江南水乡农村水网环境冲突及适应性管理探讨——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金程宏;王欣;陈闻;;传统村镇水空间保护与开发——以廿八都枫溪河设计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4期
5 柳森;;论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6 王云才;陈田;郭焕成;;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7 王云才;李飞;陈田;;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8 王静;文剑钢;李慕寒;;中国快速城市化对传统小城镇形象与环境特色的影响研究——以苏南小城镇为例[J];城市观察;2012年02期
9 沈佶;周艺怡;;江南水乡城镇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苏州u*直镇整体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2012年04期
10 黄亚平;汪进;;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依;王慧;;江南地区古县城中轴线保护策略研究——以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边宝莲;;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并举之路[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筱倩;扬州老城区建筑遗产形态特征的整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刘炜;湖北古镇的历史、形态与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7 陆希刚;明清江南城镇[D];同济大学;2006年
8 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陈爱宣;古村落旅游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陈俊松;成都市近郊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田硕;审美体验与解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鹏;太湖新城南泉古镇竞合模式下的再生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素娟;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及文化阐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奎花;长沙太平街建筑空间环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汪婷;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丹;承德市滦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车霞;黔阳古城空间特色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张哲;基于要素控制与引导的珠三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仪三,邵甬;精益求精返璞归真——周庄古镇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199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英;;茶馆建筑文化[J];山西建筑;2007年13期
2 汪秀丽;;合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优化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3 孙云芳;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态构成及演变探讨——以湖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4 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欧洲城市广场历史演变的社会学观察[J];建筑学报;2006年06期
5 赵群毅;金晓哲;;武汉城市职能的历史演变与区域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02期
6 吴之凌;汪勰;;武汉城市规划思想的百年演变[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7 吴越;;湘潭市“总市”建筑历史初探[J];建筑师;2009年01期
8 周红卫;人性化的空间——乌镇城镇公共空间特色分析[J];装饰;2005年01期
9 路军;阎阳;李孟波;孙晓璐;;中外城市广场的发展与差异的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许德强;孙玉霞;;浅谈建筑装饰的历史演变与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卫;;人性化的空间——乌镇城镇公共空间特色分析[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茵;;北京西山功能的历史演变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小奕;;成都市老皇城坝区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4 詹美旭;宗跃光;;莫愁湖滨水景观变迁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会议纪要[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杰;;长春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袁牧;单德启;;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现代化初探——以安徽九华山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贵祥;;2~(1/2)与唐宋建筑柱檐关系[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9 曹征齐;;2003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书面发言[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春华;;乐昌户昌山村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与保护[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奥地利:建筑也是音乐[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马生泓;唐凯:对设计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做法[N];中华建筑报;2011年
3 黄浩邋陈宇 本报记者 李娟;新都建成国内一流规划展馆[N];成都日报;2008年
4 徐宗威;古代西藏五大建筑思想[N];建筑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佳;追忆梁思成古建保护之路[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记者 吴卫群 实习生 林颖;老仓库将变何模样?[N];解放日报;2003年
7 单红;乡土建筑:文化多元的形象代言[N];无锡日报;2007年
8 记者 徐行翔;市区投入250万元新建改造20座公厕[N];嘉兴日报;2010年
9 驻江苏记者 石勇 通讯员 梁勇 葛跃国;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加快镇村建设步伐[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文化旅游与创意地产中心 王小莉 衣玮;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三维坐标”和“七化手法”(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文华;关中地区明清建筑楹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赵迪;俄罗斯园林的历史演变、造园手法及其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李昕;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陈庆军;承志堂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辰;商洛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斌;天津城市居住形态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孔祥娜;济南旧城区聚落文明特征嬗变与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周婷;乌镇古镇传统空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厉子强;江南明清建筑文化与符号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莫殿霞;从明清时期晋中大院看建筑的伦理功能[D];清华大学;2007年
7 杨漫;成都商业建筑空间演变与特色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马杰;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曹璇;明清建筑设计艺术本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陈雪;城市特色小区、建筑与环境审美研究——上海近代里弄住宅的承延与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48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4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