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华帝国全志》在传播中国地理方面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14 20:13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华帝国全志》在传播中国地理方面的意义
【摘要】: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编辑的《中华帝国全志》1735年首刊于巴黎。作为17、18世纪西方人看中国的阶段性集大成之作,《中华帝国全志》在传播中国地理方面,在继承前辈传教士汉学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进步。这些进步既源自传统领域(地图、诸省)新素材的积累、新研究的深入,也源自新领域(周边民族)的拓展,书中的不少内容正昭示着西方早期汉学发展的某些趋向。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中华帝国全志》 西方早期汉学 地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51052)
【分类号】:K92
【正文快照】: 有学者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和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汉学时期(公元前后-16世纪80年代)、早期汉学时期(16世纪末-18世纪)、现代汉学时期(19世纪以后),进而将早期汉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大致以1688年为节点。在早期汉学第一阶段,西方汉学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语言、历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明明;;浅论《中华帝国全志》对佛教的描述[J];文学教育(上);2011年04期
2 杜赫德;全慧;;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眼中的中国瓷器、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及其他:《中华帝国全志》节译[J];国际汉学;2014年01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852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5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