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区域地理学被中译为“方志学”现象的探析
本文关键词:近代区域地理学被中译为“方志学”现象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地理学史 名词术语翻译 方志学 区域地理学
【摘要】:中国传统方志学于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20世纪初其学科构建已现端倪。几乎与此同时,一些地理学家将近代传入的区域地理学也翻译作"方志学",于是中国近代出现了方志学者研究的方志学和地理学者研究的区域地理学共用"方志学"之名的特殊情况。虽然两者之间有相似相通性,但它们的时代属性和研究内容等却存在着差异,且分属中国史学和地理学两种不同的学科。此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时两种学科的理论体系发展均不完善,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等一些原因造成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 中国近代地理学史 名词术语翻译 方志学 区域地理学
【分类号】:K29;K90-09
【正文快照】: 19世纪以来,随着近代西方学科体系和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大量新的名词术语不断出现。处于西方近代科学和中国传统旧学交融、碰撞的时代,拥有不同学术背景和个人偏好的学者、译者对这些名词术语的理解和翻译不一,名词术语翻译的混乱和歧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科学的近现代化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晖;;方志与地志是历史与地理之母[J];中国地方志;2008年12期
2 沈松平;;试论民国方志诸家对传统方志学理论的扬弃[J];黑龙江史志;2006年08期
3 张九辰;中国地理学近代化过程中的理论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年03期
4 张九辰;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01期
5 侯慧;论地方志对自然环境的记载[J];中国地方志;1996年01期
6 张其昀;近二十年来中国地理之进步(四)[J];地理学报;193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威;刘青;李忠明;;西方气象科技引进与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J];阅江学刊;2016年02期
2 何沛东;;近代区域地理学被中译为“方志学”现象的探析[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6年01期
3 范今朝;;“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01期
4 孙晓菲;聂馥玲;;《地学浅释》增设子目录的方法及来源[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04期
5 杨林聪;赖敏苏;单显阳;;近代欧洲气象科技的传入与中国气象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年08期
6 杨林聪;赖闽苏;单显阳;;近代欧洲气象学译本和专著的传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年24期
7 陈泽泓;;自然部类称名研究析论[J];中国地方志;2015年08期
8 陈志杰;危春红;;晚清学科分类对科技翻译的影响——以晚清气象译著《测候丛谈》的学科译介偏差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3期
9 梅森;;中国方志史的研究方法及思路——关联、背景与节点是开启方志史科学研究的钥匙[J];中国地方志;2015年06期
10 孙俊;潘玉君;汤茂林;杜莹;;中国地理学史编史方法论考察[J];地理研究;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九辰;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06期
2 王扬宗;《六合丛谈》中的近代科学知识及其在清末的影响[J];中国科技史料;1999年03期
3 邱维理;中国地文期研究史[J];中国科技史料;1999年02期
4 阙维民;中国高校建立地理学系的第一个方案——京师大学堂文学科大学中外地理学门的课程设置[J];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04期
5 艾素珍;清代出版的地质学译著及特点[J];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01期
6 张九辰;;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特色及地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02期
7 艾素珍;清末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J];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03期
8 林辰;《山海经》不是巫书——读《中国神话学》想起的[J];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08期
9 陈直;太史公书名考[J];文史哲;1956年06期
10 李春芬;现代地理学与其展望[J];地理学报;194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仲坚;重温“九河”[J];海河水利;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902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90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