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山西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9:29

  本文关键词:山西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水文地理 山西省 汾河流域 涑水河流域 水资源环境 姚暹渠 晋水流域


【摘要】: 历史水文地理学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这一分支学科以来,距今已将近20年。但其进展一直缓慢,显然有加强之必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水文资料难于收集和把握;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甚明确,长期以来多以河湖变迁或水系变迁为其研究对象,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基于此,文章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阐述,认为最理想的研究对象应为流域;研究内容上,目前至少应主要体现在历史水系研究、历史水文研究、历史水环境研究、历史水文地图研究等诸方面。 水系变迁和水资源环境研究是历史水文地理研究的重心所在,其既符合学术传统又适应当前学术潮流。文章选取山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汾河、涑水河两大流域进行研究,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水资源环境成为目前困扰人类生存的一大禁锢。人们关注现实,寻求历史解释,是学术研究的终极所在。如此,历史水环境研究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论文上编以汾河流域为例,对其水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考察。文章运用以往学者所采取的评价指标,从汾河水系的发育状况;汾河渡口、桥梁的设置;引水灌田状况:水力加工业的兴衰;水稻、鱼类资源的丰赡程度等方面间接判断汾河水量;通过汾河航运能力的再考察直接判断汾河水量大小。另外,还对汾河支流晋水水资源状况进行细微个案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宋以来汾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良好,仍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因此,以往一些预设的结论性词语如“水资源匮乏”等用于描述明清水环境状况,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探讨。 论文下编以涑水河流域为例,是历史水文地理学在具体区域的实践运用。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这是由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水文地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流域内涑水河、姚暹渠等主要河流,均系历史上为保护“盐池”而人工改道的河流,环境变化特征明显。 文章主要对涑水河流域河湖状况、河流水文特征、水灾害和环境影响诸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将涑水河的历次改道情况、支流水系,姚暹渠的变迁,五姓湖的变迁进行详细论证,基本上将河湖状况研究清楚。流域环境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明清以来涑水河流域出现环境变化。文章对全流域环境状况进行了复原描述,并对环境影响的驱动因子及区域响应措施进行了探讨。最后认为,总体上涑水河流域水文环境仍良好,诸多证据显示流域水环境仍能满足生活诸方面需要。流域环境变化主要由河道特征决定的,为保护盐池数次人工改道,决定了环境变化具有区域特殊性。从保护盐池角度而言,环境变化是利大于弊的。区域水文环境总体评价是个复杂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章对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相关问题的复原研究,究竟是不是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或者说距离历史事实有多远,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只有试图客观地、尽可能如实地对往日的汾涑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复原,才能进一步接近事实,才有可能弄清事实真相。
【关键词】:历史水文地理 山西省 汾河流域 涑水河流域 水资源环境 姚暹渠 晋水流域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928.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绪论12-30
  • 第一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12-14
  • 第二节 历史水文地理研究现状回顾14-19
  • 第三节 历史水文地理学的一些理论问题19-26
  • 第四节 本选题的视角和框架结构26-30
  • 上编 汾河流域历史水资源环境探讨30-150
  • 第一章 历史水资源环境的研究现状31-39
  • 第一节 研究现状评述31-36
  • 第二节 研究路径、问题的提出36-38
  • 本章小结38-39
  • 第二章 汾河流域水系发育状况39-78
  • 第一节 汾河源区39-42
  • 第二节 上游静乐、交城段42-46
  • 第三节 中游太原盆地46-63
  • 第四节 灵霍峡谷63-66
  • 第五节 下游临汾盆地66-77
  • 本章小结77-78
  • 第三章 汾河历史水量之探讨78-132
  • 第一节 汾河水量判断(上)78-117
  • 一、桥梁、渡口的设置78-89
  • 二、引水灌田89-102
  • 三、水稻、渔业及其它102-117
  • 第二节 汾河水量判断(下)117-131
  • 一、水力加工117-120
  • 二、汾河航运120-131
  • 本章小结131-132
  • 第四章 汾河支流晋水的个案考察132-150
  • 第一节 晋水流域三次重大的用水事件132-135
  • 第二节 晋水流域的引水灌田135-140
  • 第三节 水资源环境良好的其他证据140-146
  • 第四节 晋水本身的周期性变化特征146-149
  • 本章小结149-150
  • 下编 涑水河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研究150-241
  • 第五章 涑水河流域河湖状况151-192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现状151-157
  • 一、研究区概况151-152
  • 二、研究现状综述分析152-157
  • 第二节 流域河湖状况复原研究157-191
  • 一、涑水河157-164
  • 二、姚暹河164-172
  • 三、涑水河其他支流及湖沼状况172-183
  • 四、五姓湖的历史变迁及涑姚两河分合情况183-191
  • 本章小结191-192
  • 第六章 涑水河水文特征复原192-197
  • 第一节 河道特征复原192-194
  • 第二节 水文特征复原194-196
  • 本章小结196-197
  • 第七章 涑水河流域的水灾197-221
  • 第一节 水灾资料统计及特点197-214
  • 第二节 水灾发生的机制和规律214-217
  • 第三节 流域地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217-220
  • 本章小结220-221
  • 第八章 涑水河流域的环境影响221-241
  • 第一节 历史文献记录的环境状况221-227
  • 第二节 环境变化原因探析227-232
  • 第三节 区域社会的积极应对232-235
  • 第四节 水文环境的总体评价235-240
  • 本章小结240-241
  • 结语241-245
  • 参考文献245-257
  • 附录257-268
  • 致谢268-269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269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正堂;侯甬坚;;第1章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变化概况[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孟凡胜;明清徽州水利社会几个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娜;清代前期(1644-1796)涑水河流域农业垦殖与生态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慧慧;山西汾河流域公元前730年至2000年旱涝灾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茂迎;清代疏勒河流域河湖水系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古帅;明清汾河中游河湖环境与地方水利变迁[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7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907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