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2:43

  本文关键词: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沈阳地区 乡村景观 景观评价体系 案例分析 层次分析法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农村的景观风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有的农村规划建设中,城市化与乡土文化冲突严重,对于当地社会文化研究不够,忽略了乡土文化价值,规划更多的强调现代化,向既有的城市规划模仿学习,,缺少了对农村原有生态模式和生活模式的保护,导致规划效果既不被广大农民所认可,又无法实现城镇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优势。千篇一律的城镇化建设不利于农村景观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农村景观的生存。只有合理的、保持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归期原因是缺乏一种客观、逻辑性的景观评价体系,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优化景观设计,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实现有的放矢。研究证明,合理优质的农村景观能够推动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我国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实现易相发展。我国农村景观规划起步较晚,景观规划理论复杂,尚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摸索阶段。尤其是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特色的景观评价更是稀少。近些年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景观评价模式至今尚无。建立一种科学、严谨、可追溯性强的景观评价体系对于沈阳地区农村景观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解决三农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对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定性分类和特征分析,提出沈阳乡村地区景观评价体系。 通过对以往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现状的居住建筑用地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绿化用地景观、其他用地景观的定性分类,得出沈阳乡村景观的基本特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景观设计理论指导下,总结得出乡村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文脉传承、自然优化、分期实施,强调整体优化、异质性以及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结合的特点。在对乡村景观评价中,遵循整体性、特色性、可持续性、以人为本、简明科学性、客观性、层次性、可量化和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建立了基于沈阳地区特点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过程中的权重进行处理,最终建立了基于乡村景观可居度、乡村景观美景度、乡村景观差异度、乡村景观成长度以及乡村景观吸引度的基于沈阳地区的五维度乡村景观评价体系。通过案例,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最终进行了实验论证,证明了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可以指导对相似的农村村落的规划评价,对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沈阳地区 乡村景观 景观评价体系 案例分析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7;K92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乡村景观理论研究12-13
  • 1.2.2 国内乡村景观理论研究13-14
  • 1.2.3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14-15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7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主要内容17-19
  • 1.4.1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17-18
  • 1.4.2 论文研究方法18-19
  • 1.5 论文创新点19-21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21-29
  • 2.1 基本概念21-23
  • 2.1.1 乡村景观21-22
  • 2.1.2 乡村景观特点22-23
  • 2.2 相关理论23-29
  • 2.2.1 可持续发展23-25
  • 2.2.2 景观设计理论25-29
  • 第3章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现状分析29-41
  • 3.1 沈阳地区乡村的基本情况29-33
  • 3.1.1 自然环境29-31
  • 3.1.2 经济发展31-32
  • 3.1.3 社会文化32-33
  • 3.2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规划的定性分类33-39
  • 3.2.1 居住建筑用地景观33-34
  • 3.2.2 道路广场用地景观34-35
  • 3.2.3 绿化用地景观35
  • 3.2.4 其他用地景观35-37
  • 3.2.5 现有景观总结分析37-39
  • 3.3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发展的问题与成因分析39-41
  • 第4章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的评价与改善41-48
  • 4.1 评价的基本原则41-43
  • 4.2 评价方法选择43-45
  • 4.3 五维评价体系构建45-46
  • 4.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46-48
  • 第5章 案例分析48-59
  • 5.1 案例介绍48
  • 5.2 村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48-52
  • 5.2.1 数据采集50-51
  • 5.2.2 体系建立与分析51-52
  • 5.3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52-56
  • 5.4 乡村景观的改善策略与建议56-5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心琴,陈丽,张小林;近年我国乡村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2 卢兵友;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8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908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