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年保玉则国家冰川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7:07

  本文关键词:年保玉则国家冰川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旅游规划 国家地质公园 年保玉则 可持续发展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但是旅游业大发展的背后,却掩盖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地的环境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破坏。有关专家和学者开始对旅游业发展进行冷静的反思,发现旅游开发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而生态旅游正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形式之一。 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其次,基于对年保玉则国家冰川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详实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完整度、丰富度,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年保玉则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 然后,基于以上分析将年保玉则的旅游形象初步定位为“以观赏和保护现代冰川为主,感知藏传佛教文化为辅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地”;对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合理划分功能分区,估算环境容量,设计生态旅游路线、产品与解说系统,并将地质公园总体划分为三个旅游板块。 最后,提出了年保玉则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建立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宣传教育活动和社区参与等。这些措施的制定,可以确保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社区参与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较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 国家地质公园 年保玉则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90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1
  • 1.1 选题背景8-9
  • 1.2 研究的意义9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现实意义9
  • 1.2 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综述9-15
  • 1.2.1 生态旅游9-13
  • 1.2.2 生态旅游规划13-15
  • 1.3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概述15-19
  • 1.3.1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17-18
  • 1.3.2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18-19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9-21
  • 1.4.1 研究内容19-20
  • 1.4.2 研究方法20-21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21-33
  • 2.1 研究区概况21-23
  • 2.1.1 地理位置21
  • 2.1.2 气候水文21-22
  • 2.1.3 动植物和矿产资源22
  • 2.1.4 社会经济22
  • 2.1.5 年保玉则国家冰川地质公园的产生22-23
  • 2.2 年保玉则现代冰川的形成条件和冰川地貌23-25
  • 2.2.1 年保玉则现代冰川的形成条件23
  • 2.2.2 年保玉则现代冰川地貌23-25
  • 2.3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资源调查25-28
  • 2.3.1 生态旅游资源定义与分类25
  • 2.3.2 年保玉则自然生态旅游资源25-27
  • 2.3.3 年保玉则人文生态旅游资源27-28
  • 2.4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资源评价28-33
  • 2.4.1 建立总目标评价模型树28-29
  • 2.4.2 构造判断矩阵29-30
  • 2.4.3 求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30
  • 2.4.4 综合评分的确定30-33
  • 第三章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与客源市场预测33-43
  • 3.1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33-35
  • 3.1.1 有利条件33-35
  • 3.1.2 不利因素35
  • 3.2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35-43
  • 3.2.1 客源市场分析36-40
  • 3.2.2 客源市场规模预测40-43
  • 第四章 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43-60
  • 4.1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形象定位与营销规划43-45
  • 4.1.1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形象定位43-44
  • 4.1.2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的营销规划44-45
  • 4.2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功能分区45-48
  • 4.3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线路设计48-50
  • 4.3.1 外围线路设计48-49
  • 4.3.2 公园内线路设计49-50
  • 4.4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估算50-53
  • 4.4.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概念及其研究意义50-51
  • 4.4.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原则51
  • 4.4.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51-52
  • 4.4.4 环境容量估算结果52-53
  • 4.5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产品设计53-54
  • 4.6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接待设施规划54-55
  • 4.7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宣传解说系统的设计55-58
  • 4.7.1 宣传解说系统设计的目标56
  • 4.7.2 宣传解说的形式56-58
  • 4.8 年保玉则生态旅游总体布局58-60
  • 第五章 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生态保护措施60-66
  • 5.1 保护规划60-62
  • 5.1.1 野生动植物保护60
  • 5.1.2 环境保护60-61
  • 5.1.3 景点保护61
  • 5.1.4 旅游安全61-62
  • 5.2 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62-63
  • 5.2.1 资料搜集与整合62
  • 5.2.2 建立环境资源的数字化监测信息系统62-63
  • 5.2.3 完成监测系统63
  • 5.3 宣传教育活动63-64
  • 5.3.1 参观者的教育63
  • 5.3.2 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63
  • 5.3.3 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63-64
  • 5.3.4 教育培训基地的建立64
  • 5.4 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64-66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66-68
  • 6.1 结论66-67
  • 6.2 问题与不足67-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72-73
  • 致谢7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文燕;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2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912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