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特色的保护与重塑
发布时间:2017-10-08 00:23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特色的保护与重塑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 地域性特色 保护 重塑 四川盆地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住条件逐渐改善,但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也带来了文化冲击,使农村日益表现出“类城镇化”的趋势,村城风貌不分,一些优秀的农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地域特色遭到割断和摒弃,人们再难找到那种对农村的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地域性特色是在特定时空里自然条件、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生活方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衍生品,,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特色,使农村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能保持活力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应关注的重点。 本文以四川盆地地区为研究对象,概括了构成农村地域性特色的自然物质环境要素(自然环境和生产水平)和社会结构特征要素(社会制度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并从这两个方面总结了四川盆地农村地域性特色的特点,用比较学的方法对盆东地区、盆南地区、盆西地区和盆北地区等不同地域的特色差异进行了总结。接着本文对农村地域性特色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及地域性特色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结合笔者所参与的新农村规划,研究了农村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的策略与方法,认为地域性特色的保护与重塑应该注重其完整性和特色性,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能走上可持续、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地域性特色 保护 重塑 四川盆地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01;F3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引言8-18
- 1.1 研究源起8-9
- 1.2 基础理论及研究动态9-13
- 1.2.1 基础理论9-11
-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3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13-16
- 1.3.1 相关概念界定13-15
- 1.3.2 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研究框架17-18
- 2.农村地域性特色的构成要素及分析18-36
- 2.1 农村地域性特色的构成要素18-23
- 2.1.1 自然物质环境18-20
- 2.1.2 社会结构特征20-23
- 2.2 四川盆地农村地域性特色分析23-35
- 2.2.1 概述23-26
- 2.2.2 盆东地区26-28
- 2.2.3 盆南地区28-29
- 2.2.4 盆西地区29-30
- 2.2.5 盆北地区30-35
- 2.3 小结35-36
- 3.农村地域性特色的演进形式及面临的主要问题36-46
- 3.1 农村地域性特色演进的形式36-38
- 3.1.1 渐进式演进36-38
- 3.1.2 突变式演进38
- 3.2 四川盆地新农村建设现状38-44
- 3.2.1 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38-42
- 3.2.2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42-44
- 3.3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44-45
- 3.3.1 资金投入不足,规划建设滞后44
- 3.3.2 理论支撑不足,指导方法欠缺44-45
- 3.3.3 心理准备不足,追求形象工程45
- 3.3.4 后续措施不足,监管力度疲软45
- 3.4 小结45-46
- 4.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研究46-60
- 4.1 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的涵义及对象46-52
- 4.1.1 保护与重塑的涵义46
- 4.1.2 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的对象46-52
- 4.2 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的措施与实践52-59
- 4.2.1 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的措施52-53
- 4.2.2 地域性特色保护与重塑的规划实践53-59
- 4.3 小结59-60
- 5.结论与建议60-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孙德民;;关注新农村是戏剧对时代的回应[J];中国戏剧;2007年07期
3 张小莉;;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4 胡忠英;赵永行;;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J];沧桑;2007年05期
5 罗建兵;;政府行为与新农村建设[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7期
6 黄正良;;新时期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9期
7 吴志康;;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六要素[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8 冉勇;;我国农民工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08年08期
9 张文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8期
10 陈庆斌;;曼召风采[J];版纳;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2 薛p
本文编号:990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99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