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唐儿媳_王献唐研究的重要拓展
本文关键词:王献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代传人王献唐》李勇慧 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杜泽逊
李勇慧博士的学术专著《一代传人王献唐》,是王献唐研究领域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是一项具有重要开拓意义的新成果,值得学术界高度关注。该书是在李勇慧的七十余万字博士学位论文《王献唐研究》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只是她关于王献唐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就这部书而言,可以说达到了该领域研究的新高度,在该领域研究进程中有巨大的学术拓展,称得上是这一领域的里程碑。
这样说的理由,首先是研究对象——王献唐是一位文化学术史上的巨人,值得研究。献唐先生是20世纪前半期屈指可数的国学大师,在哲学、古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图书文献学以及书法、绘画、建筑各个领域,都达到了一流水平。他是山东省图书馆历史上最具影响的馆长,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兼任齐鲁大学中国文学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与屈万里、李义贵共同将馆藏图书文物之精品运往曲阜与四川保存,历尽万难,最后完整地运回山东。因此,献唐先生不仅是一位国学大师、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位文化事业家,在山东文化史上做出了不朽的业绩。
第二点是网罗的第一手资料极为丰富。对于已经发表的论文、著作、王献唐的遗著,全都已经掌握。对于与王献唐相关的日记、杂志、论著、考古报告,也大都收集齐备,而对于未发表的《王献唐日记》手稿数十册,也基本上研究一遍,仔细钩稽出其中有用的材料。至于散藏在山东省档案馆、曲阜文管会、武汉大学、青岛档案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的档案近200件,也尽力搜集并逐字进行了阅读研究,可以说是巨细不遗。从本书卷首的53幅珍贵照片,完全可以领略到作者掌握文献的形形色色,令人兴趣盎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是这部著作之所以具有巨大拓展意义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点是对相关人物的采访。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但凡与献唐先生有一丝关系,直接的或间接的,李勇慧都设法请教,其中献唐先生的儿媳安可荇女士、文孙王福来先生,孔德成、屈万里、李义贵、董作宾等先生的亲属,山大王绍曾先生、台湾丁原基教授以及山东省文博系统、图书馆系统、高校系统、收藏界等各方面的师友,走访面很广,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对纸面材料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如关于献唐先生的出生年月日,除了利用先生自填表格、家谱稿本外,还有安可荇女士的讲述,其结论也就具有权威性。
第四点是作者对材料分析透彻,理解准确,研究方法科学,结论富有创新意义。《一代传人王献唐》这部书篇幅较大,但章节安排有条不紊。由于面对大量原始材料,其间甄别取舍就颇具难度,但作者对材料消化充分,所以表述清楚,富有条理。由于王献唐先生经历了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社会转变,家庭和个人经历也比较复杂。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的烈属,长子王振华、儿媳黎雷霜一家都被国民党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狱中。他本人曾经在国民政府任职,在国民政府的交往也十分广泛,因而把握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有相当的难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这方面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又抓住了献唐先生作为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本质,没有夸大,也没有改造,真正从科学研究自身的规律出发,使这部著作的基本观点具有科学性,因而也就具有了长久的学术生命。
本书的绝大部分材料和结论都是全新的,这就决定了该书是一部经得住考验的优秀学术专著。献唐先生身处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和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时期,治学范围既广,治学成就亦高,交游满天下,知者无不叹服。因此,《一代传人王献唐》不仅是对王献唐个人的研究,也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术史的一部分,其学术贡献远不限于王献唐先生一人而已。希望其他有关成果,尤其是《王献唐年谱》早日问世,为学术界提供更多的参考史料与研究佳作。
(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关键词:王献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2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