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末清初“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及其画风
本文关键词:论明末清初“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及其画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赣南师范学院》 2013年
论明末清初“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及其画风
唐夏玲
【摘要】:罗牧是明末清初“江西派”开派山水画家,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杰出而有成就的画家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虽历经三百多年,罗牧的绘画艺术,仍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影响。但长期以来,对于这位画坛领袖的研究,一直重视不够。对他的研究与其在画坛的地位贡献均不相符,甚至有些冷落之感。究其原因很多,且与其生平经历、地位交游、艺术思想及作品交流有关联,值得后人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本文主要对罗牧在中国山水画史“江西派”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深入的探究,分析其生平经历、性格、师承和交游等对其绘画风格形成影响的原由,重点研究罗牧的绘画风格特点,透过罗牧绘画作品的笔墨程式、构图布局和题跋诗词的解读,还原罗牧真实的艺术个性、绘画风格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K825.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姚爱斌;人的本质力量和审美自由尺度的双重缺失——黑格尔自然美论的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秦裕芳;智慧·健康·意志──整体地走近老子的若干断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杨修红;史胜翠;;汉代民间艺术赞助问题思考——以鲁西南汉画艺术为例[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亚晶;;建国六十年来的六朝绘画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晓松;清中期书画收藏热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天翔;费尔南多·波特罗艺术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月;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神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林,李岳;江西派诗人洪炎生卒年和中进士年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2 丁莉;;打破摹古藩篱的江西派画祖——记明末清初罗牧山水画风格及其人生[J];东方收藏;2011年03期
3 李佩伦;论元代诗人王义山——兼论元代前期南方诗坛[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王水照;熊海英;;陆游诗歌取径探源——钱锺书论陆游之一[J];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01期
5 程自信;略论严羽对江西派诗论的态度[J];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04期
6 兹;《水阁消暑图》[J];美术;1961年06期
7 李清芬;中国传统画家的个性特征与其绘画风格[J];殷都学刊;2005年03期
8 孟祥勇;;画乃心迹之见[J];浙江工艺美术;2005年01期
9 冯保荣;;戴着镣铐的舞蹈——解读徐渭[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崔自默;;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一锋;;论中西不同的民族心理对绘画风格的影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劉永翔;;读《槐聚诗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3 杜佳;于婷;孙庆杰;;基于图像的印象派绘画生成[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倪韵;;来自新课程理念下的“Strengths”:探究营造美术教学软环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樊波;;功力、趣味和风格[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赖志强;;城市变迁与废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及其表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于美成;;黑龙江美术两题[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9 王钟;;地域文化精神与油画艺术创新——塔马约绘画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现实启迪[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吴荣鉴;;榆林窟第二十九窟普贤经变画现状考略[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湘;[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记者 梁毅娟;[N];西江日报;2011年
3 程十发;[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蔡仰颜;[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周亚鸣;[N];文艺报;2001年
6 周亚鸣;[N];文艺报;2001年
7 杨振生;[N];运城日报;2010年
8 记者 熊远帆;[N];湖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徐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于岫立;[N];铁岭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暎浩;20世纪韩国画的演变[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施建中;南唐画家地籍分异及其画风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旭光;应时而变·利行合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贺国强;近代宋诗派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韩璐;传统水墨花鸟画之源流与缘变阐幽抉微[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李根雨;20世纪中、韩水墨画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9 纳思霖;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颜庆餘;北宋之后: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夏玲;论明末清初“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及其画风[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2 宋扬;探析蓝瑛“晚期”绘画风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边涛;用画笔记录时代[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4 李伟琴;逆中求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前文;淡墨写就无声诗[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王蕾;论日本浮世绘对马奈绘画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张丹;论海派画家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蔡骅;林风眠的绘画艺术成就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慧军;宗教精神与绘画风格[D];河南大学;2010年
10 王金伟;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与诗歌嬗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明末清初“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及其画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2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3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