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淞隐漫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3:04

  本文关键词:《淞隐漫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淞隐漫录》是清代文学家王韬所著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分十二卷,共一百二十一篇。《淞隐漫录》这部小说最初是以单篇的形式刊载于《申报》发行的《画报》中,在“仿《聊斋》”的小说流派中它属于比较成熟的作品,一度被后人称为《后聊斋志异》,在当时颇为流行。以学者和个人身份远赴西方的经历使王韬成为了西学的先驱者之一,因而该书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界对王韬在文学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少,大多数都集中在有关王韬的生平、思想和事业上,对《淞隐漫录》专书的研究更是非常少的。本文旨在从王韬本人及他的这本文言短篇小说《淞隐漫录》出发,从思想内容和叙事艺术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淞隐漫录》中的小说内容涉及到赞美男女恋情、批判清末现实、匡正伦理道德和传播西方风俗四个方面,,反映了处于19世纪后期历史转折点上文人自己的观察、想象和欲望,以及对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深度思考。对于《淞隐漫录》的叙事艺术,则分为三个方面来分析,它们分别是:采用多种时间形式的叙事方法艺术、丰富的单双线叙事结构和选择多种视角进行创作的叙事视角艺术。无论是其深邃的思想成就,还是独特的叙事艺术都是在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之后文言小说的创作,在这个清末文言小说逐渐衰落的最后阶段,王韬创作了这些神奇、怪诞的故事来复兴传统的文言小说;在中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新变化的前夜,王韬试图在中国文学史上用这样一种充满了奇异和幻想的文言叙述方式,通过写作、想象的方式来反映当时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以求得变法图强。
【关键词】:王韬 《淞隐漫录》 思想 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41;K825.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9
  • 第1章 王韬及《淞隐漫录》9-17
  • 1.1 王韬其人9-13
  • 1.1.1 王韬的生平9-11
  • 1.1.2 王韬的著述11-13
  • 1.2 《淞隐漫录》其书13-17
  • 1.2.1 《淞隐漫录》的题材来源13-15
  • 1.2.2 《淞隐漫录》的编著15-17
  • 第2章 《淞隐漫录》的题材内容17-25
  • 2.1 赞美男女恋情17-20
  • 2.1.1 歌颂真挚的凡间爱情17-18
  • 2.1.2 超现实的异类情缘18-20
  • 2.2 批判清末现实20-22
  • 2.2.1 抨击人性丑态20-21
  • 2.2.2 揭露下层妓女生活21-22
  • 2.3 匡正伦理道德22-23
  • 2.3.1 树立正面形象22-23
  • 2.3.2 宣扬宗教思想23
  • 2.4 展示异国风情23-25
  • 第3章 《淞隐漫录》的叙事艺术研究25-32
  • 3.1 《淞隐漫录》的叙事方法研究25-28
  • 3.1.1 《淞隐漫录》的倒叙艺术25-26
  • 3.1.2 《淞隐漫录》的插叙艺术26-27
  • 3.1.3 《淞隐漫录》的预叙艺术27-28
  • 3.2 《淞隐漫录》的叙事结构研究28-29
  • 3.3 《淞隐漫录》的叙事视角研究29-32
  • 3.3.1 《淞隐漫录》的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艺术29-30
  • 3.3.2 《淞隐漫录》的流动视角艺术30-32
  • 结语《淞隐漫录》在继承中创新32-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37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喜所;评述王韬及其文化思想[J];东岳论丛;1987年05期

2 邬国义;王韬卒年月日考实[J];近代史研究;2004年02期

3 李景光;关于王韬二三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杨增和;王韬《漫游随录》中的异国女性形象[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5 刘燕萍;《萤窗异草》中的人仙恋[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01期

6 王一川;王韬——中国最早的现代性问题思想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李景光;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5期

8 龙绪江;略论王韬的《后聊斋志异》[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9 陈汝衡;;王韬和他的文学事业[J];文学遗产;198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淞隐漫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55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