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罗佩金
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前后的罗佩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系统论述了罗佩金一生的主要思想和活动,力图把这位几乎被人遗忘了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的思想和事迹呈现在人们面前。 受到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的强烈刺激下,罗佩金由清末秀才逐渐成长为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投笔从戎,奔赴日本学习军事。在这里,他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熏陶,并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袖,遂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成为一位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1909年,他由日本回滇,以云南讲武堂和陆军小学堂为基地,积极培植革命势力,参与组织、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为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辛亥革命胜利后,罗佩金曾先后出任云南军都督府军政部总长、云南民政长等要职。后来,他隐居在家,不想出仕。但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于是,罗佩金开展了反袁斗争。他参与谋划、组织、领导了护国运动。他在泸州和纳溪前线浴血奋战二十七个昼夜,为护国运动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蔡锷病退后,罗佩金署理四川督军。段祺瑞阴谋搅乱四川政局,罗佩金成为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的牺牲品。唐继尧宣布参加护法运动。罗佩金因为不愿糜烂川地,放弃了他的职位。顾品珍倒唐后,罗佩金又出来相助。顾品珍失败后,罗佩金遇害,从而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关键词】:罗佩金 辛亥革命 云南“重九起义” 护国运动 署理四川督军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57;K8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13
- 一、选题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论文结构9-11
- 四、两点说明11-13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13-17
- 1.1 书香门第的"不肖子"13-14
- 1.2 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14-15
- 1.3 民主革命思想的萌芽15-16
- 1.4 投奔岑春煊16-17
- 第二章 留学日本,求索革命17-25
- 2.1 留学日本,初入振武学校17-20
- 2.2 加入同盟会,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家20-22
- 2.3 参与创办《云南》杂志22-23
- 2.4 接受新兵入伍教育,继入士官学校23-25
- 第三章 参与组织和发动云南"重九起义"25-43
- 3.1 由桂入滇,举荐蔡锷25-29
- 3.2 参与组织和策动昆明"重九起义"29-35
- 3.3 安定迤南,平定蒙自兵变35-38
- 3.4 出任云南军都督府军政部总长38-40
- 3.5 接任云南民政长40-43
- 第四章 参与组织和发动护国运动43-58
- 4.1 参与密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43-47
- 4.2 出任护国讨袁第一军总参谋长47-54
- 4.3 出任滇黔护国联军左翼军总司令54-56
- 4.4 署理四川督军56-58
- 第五章 川、滇、黔三军的混战58-80
- 5.1 罗戴矛盾58-63
- 5.2 罗刘矛盾63-69
- 5.3 刘戴勾结69-70
- 5.4 刘罗之战70-76
- 5.5 刘戴之战76-80
- 第六章 最后的结局80-86
- 6.1 罗佩金回滇,迤南剿匪80-83
- 6.2 罗佩金遇害83-86
- 结语86-90
- 参考文献90-95
- 附录95-96
- 后记9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英;湖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机构及主要科研成果简介[J];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01期
2 袁鸿林;《辛亥革命史》正误一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4年04期
3 侯艳春;;辛亥革命与北京[J];前线;2011年09期
4 陈旭麓;;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新著[J];读书;1960年11期
5 刘忠全;黄运动;;辛亥革命先驱者动人事迹[J];世纪桥;2009年06期
6 ;贯彻“二百”方针 《辛亥革命史》编写组举行讨论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7年01期
7 严昌洪;;难忘的一次学术盛会[J];湖北文史;2010年02期
8 王杰;;超越百年 路在何方——“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高峰论坛纪要[J];学术研究;2011年04期
9 何玉菲;;辛亥革命中的云南[J];中国档案;1991年10期
10 郭戈;;李廉方与辛亥革命[J];文史知识;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鞍钢;;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2 钱方来;;全面认识嵊县辛亥志士的历史作用——兼为“嵊县强盗”辩诬[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龚书铎;;辛亥革命与戏剧[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4 戴学稷;;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5 宝成关;;论南北议和与孙中山让位[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6 王来棣;;立宪派的“和平独立”与辛亥革命[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7 杜恂诚;周元高;;建国以来资产阶级研究概述[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8 陈志让;;张謇在辛亥前夕政治思想的转变[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9 谢俊美;李志茗;;史家辨思的心路历程——《陈旭麓文集》简介[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10 严昌洪;;辛亥革命中的暗杀活动及其评价[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林;新颖、扎实的《简明辛亥革命史》[N];学习时报;2011年
2 ;辛亥革命史略[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刘立;一个国家的百年苦难与梦想[N];北京日报;2009年
4 欣雨;8卷本《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丁霞;辛亥革命史绩——《武昌两日记》[N];中国档案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庆英;历史研究不应充当“胜利者的宣传”[N];北京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广 王建峰;共和国六十年话沧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楚天舒;荆楚社科谱华章[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洁;杨天石 事实比“原则”更重要[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记者 吴昊邋杨菁 实习生张清;首义文化公园今日开园[N];长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修勇;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林;辛亥革命前后的罗佩金[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兰波;上海总商会与辛亥革命[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艳玲;辛亥革命时期的居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益;伊犁将军广福[D];新疆大学;2009年
5 苏永恒;辛亥革命时期云南民族关系之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车丽娜;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现代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雷庭华;论清末河南新政与河南社会经济[D];郑州大学;2009年
8 韩永适;清末四川谘议局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德召;《河南》杂志·河南留日学生·河南辛亥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欣;宗社党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前后的罗佩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5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