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苏轼科学思想与科学活动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19 08:00

  本文关键词:苏轼科学思想与科学活动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重视实用知识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本就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贯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北宋尤为明显。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北宋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儒学之下科学思维的形成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这其中苏轼便是传统文人中的典型代表。他积极的入仕态度以及在山水间探索自然,对自然进行理性思辨后形成的自然观和科学思想,都与其参与的关乎民生大计的科学活动密切相关,辉映着北宋科学发展的灵光异彩,产生了积极的文化效应,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苏轼生平所著大量诗文集序作为基本史料,以苏轼的生平活动为主要线索,运用文献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整理查找苏轼相关史料和论著中的科技元素,讨论苏轼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行动,以达到对苏轼更为立体的认识。 本文第一章是苏轼的生平活动以及他所处的北宋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苏轼将、政治追求与自然探索、科学活动、致用民生融为一体,他的科学启蒙、探索兴趣和科学意识受到了家庭教育以及北宋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其中,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学术界浓厚的怀疑精神、讲求实学与博学的儒家文化不仅推动了北宋的科技发展,也造就了苏轼的自然观形成和科学实践的时代背景。 本文第二章论述了苏轼的科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含自然观形成的哲学基础、苏轼的宇宙生成思想、自然观以及苏轼“目见耳闻”①反对主观臆断的科学精神。苏轼认为世界的生成变化都有自然的法则,他认为万物皆生于动,宇宙处于时刻运动之中。苏轼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并有着执着于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 本文第三章阐述了苏轼在日常生活及从政期间开展的科学实践。这其中包括了苏轼在医学、农学、煤炭开采、水利灌溉方面的探究,这些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指导人们生产实践,也成为北宋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本文第四章讨论了苏轼诗文创作与科学的融合,整理并简述了苏轼诗文里体现科学智慧的酿酒、饮食、饮茶涉及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苏轼独特的文学展现手法是后世了解北宋科技发展和成就的重要途径。 总之,本文认为,苏轼在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和科学思想,并在探索科学的活动中,形成了注重实践与实证的探索自然精神。苏轼自身具备的良好科学素养是其从政时处理政务得心应手的内在原因,他不仅借助行政力量推动科技民生,还巧妙地运用了兼具科学功用与艺术形式的诗文手法来传播和推广科技,对北宋科技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轼 自然观 科学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N09;K825.6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绪论12-17
  • 第一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苏轼生平与时代背景17-25
  • 1.1 苏轼生平活动17-22
  • 1.2 北宋科技发展与新儒学的推动22-25
  • 第二章 “自然而然”——苏轼的科学思想25-33
  • 2.1 苏轼自然观的哲学基础25-27
  • 2.2 苏轼的宇宙生成思想27-29
  • 2.3 “物有可规,皆有可乐”的自然观29-31
  • 2.4 “因名求实,知行合一”的科学精神31-33
  • 第三章 “用之则行,利济万民”——苏轼的科学活动33-41
  • 3.1 煤炭开采33-34
  • 3.2 农业技术34-36
  • 3.3 水利工程建设36-37
  • 3.4 医学实践37-41
  • 第四章 “久醉亦能成酿师”——苏轼诗文中的科学41-47
  • 4.1 酿酒诗与酿酒技术41-43
  • 4.2 饮食诗与饮食科学43-45
  • 4.3 饮茶诗与饮茶工艺45-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2-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4-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吉兴;;思孟学派天人合一归旨[J];东岳论丛;1988年05期

2 王莹;;论苏氏蜀学的儒学思想[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3 庆振轩 ,车安宁;苏轼科技活动简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4 彭少辉;苏轼科技思想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惠吉星;荀子天人哲学的人本学特质[J];河北学刊;1988年02期

6 杨胜宽;;富民之路竟在何方——苏轼关于国家财富分配的思考与困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王惠;;试论宋代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韩丁;试论苏轼诗歌中的古代科技美[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刘国欣;;试论百科全书式人物——苏轼[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10 惠吉兴;论儒道“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J];求索;198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银林;苏轼与佛学[D];四川大学;2005年

2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兴明;《东坡易传》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杜美玲;试论苏轼的生命体悟及现实价值[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刘若斌;苏轼“自我超越”的人文精神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邢春华;苏轼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滨;“三苏”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王雪峰;苏轼密州作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苏轼科学思想与科学活动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55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