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应对美国外空军备发展的国际外空军备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3:48
【摘要】: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国际努力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政治形势和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原有机制暴露出了多方面的缺陷和漏洞,亟需得到进一步完善。美国是军事航天技术发展的“全能冠军”,在外空领域,美国不遗余力地抢占军事战略的制高点,并试图获取“绝对霸权”。因此,要有效地推进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发展,必须直面美国这个最大的障碍,分析美国外空军备的发展给国际外空军备控制带来的挑战,并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研究外层空间军备控制问题,出发点在于外层空间权力建构,落脚点在于探索推进外空军控发展的途径。现实建构主义是21世纪国际关系领域兴起的理论范式,从现实建构主义的“权力建构”理论出发,动态地考量外空军控问题,涉及“强制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生产性权力”四种权力类型。以这四种权力结构为基点,分析美国给国际外空军控造成的困境,可以整理出以下几个逻辑结构:①由于美国对外空绝对霸权的追求以及美国外空技术与强制性权力的循环递增,使得外层空间战略稳定性遭到破坏(强制性权力失衡);②由于外空均势难以构建,外空合作面临“囚徒困境”,使得外空军备竞赛的威胁增大(结构性权力缺失);③由于外空法对外空军事利用限制的不足以及美国外空军备的扩张,使得外层空间碎片增多,外空环境危机加剧(制度性权力不足);④由于外空军控规则的语义模糊,以及美国外空领先技术的军民两用性和外空军事装备的复杂性,使得外层空间军备区分的难度增大(生产性权力“失语”)。对应上述分析,也可以从这四种权力建构的角度找出推进国际外空军控发展的途径,分别是:①利用强制性权力,联合抑制获取外空霸权的企图;②利用结构性权力,优化外空权力格局;③利用制度性权力,加快完善外空军控国际机制;④利用生产性权力,塑造外空安全认同。 总的来说,由于外层空间具有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属性,因此,外空军控绝不只是某个国际组织或某几个航天大国的责任,它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从根源上来说,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抑制外空霸权,建构出一种新的外层空间权力互动关系,才能够实现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机制的突破性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E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寿平;;试论空间碎片减缓国家机制的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赵云;;外层空间法中的热点问题评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薄守省;;从美俄卫星相撞看外空活动的国际法规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童雄辉;;美国未来全球快速精确打击体系预测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8年05期

5 徐能武;;论技术性级差空租与外空安全机制的成长[J];东南亚纵横;2008年05期

6 宋彦学;张志峰;齐立辉;;美国反卫星武器最新发展动态[J];飞航导弹;2008年01期

7 石海明;黄嘉;庄艳萍;;太空军事化:动因、争议及趋向[J];国防科技;2009年04期

8 顾钢;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黄志澄;;小卫星技术与其军事应用的进展[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10 薛富兴,杨晓燕;空间碎片研究概况[J];国际太空;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庞之浩;[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涛;现代航天技术与国际政治[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黄嘉;外空伦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朱军;外层空间作战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魏志雄;外空武器化与中国国家安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张东凯;外层空间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叶菁;空间碎片造成外空环境污染的国际法律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井小磊;互信建设:推进外空安全合作的关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1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31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