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慈化”—伦理学视角下的信息战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13 04:43
【摘要】: 文章通过对战争史的回顾,在承认信息战暴力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探讨信息战“慈化”这一问题。早在18世纪就曾经有军事理论家提出能否通过“不必造成太大伤亡而能解除敌人武装”的设想,并认为这是军事艺术的真正方向。而有限战争的出现表明战争样式和指导思想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也正是本文提出战争“慈化”的原因。战争在“慈化”但战争的本质没有变化,这就暴露出论文需要深入研究的军事理论问题。文章以归纳和演绎相结合和历史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信息战的相关伦理问题,并以“慈化”来表述一个特定视角下信息战的伦理判断。 文章从信息战与“慈化”两概念分析入手,提出了与传统认识不同的信息战概念,并对“慈化”的概念与战争“慈化”的评判标准进行阐述。其次,文章从技术、文明、善念三个角度对信息战逐渐“慈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次,从信息战的目的、手段、过程三个环节证明信息战逐渐“慈化”。最后文章认为信息战并未改变战争性质,并对本文的伦理学视角进行说明,在认同信息战的未来是精神信息战的前提下对信息战未来具体阶段进行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E27
本文编号:2661410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E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彭光谦;;绝对战争的历史式微与孙子的战争控制思想[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刘戟锋;;信息战的未来[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侯印鸣,陈锡明;信息战总体概念体系结构研究[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1期
4 布里安·詹金斯;张家栋;;对美国反恐战略的反思[J];国际观察;2006年05期
5 刘林;;试评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得失[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徐贲;战争伦理和群体认同分歧[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7 赵汀阳;;冲突、合作与和谐的博弈哲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6期
8 宫小雄,丛洪泉;俄罗斯军事学说的新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5期
9 崔唯航;;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刘戟锋;[N];光明日报;2005年
2 彭光谦;[N];解放军报;2001年
3 刘戟锋;[N];解放军报;2004年
,本文编号:2661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6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