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9:17
【摘要】: 核武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科学进步与大国战略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比较系统 地分析核武器与核国家产生的背景,剖析冷战时期核国家的核战略与国际安全的 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研究和判断未来国际战略态势与核国家的核战略走向,是 关乎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性课题。 本文试图在尽可能广泛而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和方法,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将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融入不同时期国 际战略形势的大背景;在多项政策的结合上,采用史论结合与比较的方法,重点 研究各个核国家不同的战略利益、战略需求和战略手段的运用;在此基础上,以 比较的方法,分析核国家核战略的发展与调整,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国际安全格局 的变化,并可望在此基础上得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学术性结论。 本论文分为四篇共二十二章。 第一篇:核武器与核国家的产生,分六章(1-6章)50多年前,为 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也为了进一步确立战后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 美国迫不及待地将刚刚拥有的两枚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以其 无与伦比的巨大毁伤力瞬间就将两座城市夷为平地并使10余万人倾刻丧生。核武 器的出现和在战争中的首次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在核战争威胁下生活的时代。 本篇就从半个多世纪前那震惊世界的一幕谈起,首先叙述了人类对原子核能 的不懈探索与核武器巨大的杀伤破坏威力;继而分别论述了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和中国5个国家启动核武器研制工程前后的国际形势,具体分析了这几个国 家研发核武器的历程和不同的战略意图。 第二篇:冷战时期的核武器与核战略,,分八章(7-14章)第二次 世界大战胜利后,作为战胜法西斯的盟军主力的两大战胜国,美国和苏联迅速展 开了全球性的争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争夺核优势为主轴的全球争霸是前所未 有的历史现象,它使世界进入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 在美苏近半个世纪的激烈核军备竞赛中,双方各自投入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 进行了1300余次核爆炸试验,发展了从地面到海洋,从空中到太空的庞大的核武 器系统,冷战结束前,美苏两国庞大的核武库在峰巅时期拥有各类核弹头50000 余枚,爆炸总当量超过130亿吨梯恩梯炸药的威力,相当于全世界每个人头上悬 有2.5吨多梯恩梯炸药。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苏的这种针锋相对的战略 —— 企图丝毫未能慑止对手与己争霸。相反,它使对方和己方都感受到日益严重的核 威胁。 或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先后掌握核武器的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 都是联合国安贻常任理事国。尽管他们在发展核武器上有着性质上的不同和战 略需求上的差异,但核武器都是核国家最高决策当局直接控制和运用的战略武器, 而核战略(核政策)则都是这些国家对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庸首先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用级大国冷战时期的核争夺及其对国际安全的。 影响人手,分析比较了美苏核战略思想的异同和内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分别 论述了冷战时期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5个核国家的核战略(核政策) 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轨迹以及核力量的构成与规模;概述了冷战时期印度、以色列 和南非等三个核门槛国家的核动机与核武器(核装置)研发槽况。 第三篇:冷战后的核战略态势,分6章*5《0章)随着苏联这个 核超级大国和以其为首的华约集团的解体,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战略格局最终瓦 解,人类终于走出了冷战。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 史大趋势,为谋求在世界未来战略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大国关系正在进 行着深刻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各核国家的核战略也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然而,值得注意并未发生变化的是,能够将人类本身和几千年来所创造的文 明毁于一旦的核武库依然存在,核战争的危险并未远离我们而去。核战帆然对 核国家正在调整中的对外政策和未来国际战略态势的形成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 响。 本篇首先论述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和对核武器地位的挑战;阐 释了美国和俄罗斯两个核超级大国及中等核国家核战略(核政策)调整的原因及 调整后核战略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冷战结束后国际核裁军与核军备控制所取得的 新进展;分析了国际防止核武 散斗争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四篇:陇椭核战略的未来,颁章u1《2章)人类历史已, 经跨人21世纪,但是核时代却并未结束。如果说,在冷战时期,核武器以其可以 毁灭人类本身的巨大破坏力与核大国之间的核制衡曾维持了一种相对和平的话, 那么今天,生活在新世纪的世界人民有什么理由把自身的安全托付给核大国的决 策者而求得一种十分脆弱的生存权呢?人类的才智可以把核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高 度,为什么不能创造一个在无核(武器)的世界中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呢? 应该指出,核时代的安全是全人类的共同安全,维护这种安全是文明人类的 共同使命。不应有任何超越人类安全的国家和集团利益,因此,所有核国家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E1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景尧尧;;毛泽东核战略思想论析[J];福建党史月刊;2012年16期

2 闫佼丽;江新标;;论冷战时期核威慑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理论观察;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房慧贞;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D];外交学院;2012年

2 杨华文;英国核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寅歌;探析美国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莉;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核战略演进动因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高萍;核武器扩散的伦理考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朱天白;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石强;论美俄之间的核军备控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静文;核武器与中美关系[D];青岛大学;2007年

7 杨丽娟;美国对法国发展核武器计划的情报评估及对策(1946-1974)[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志英;情报机构在苏联首颗原子弹研制中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薛旭平;浅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10 于晓双;印度发展核武器与美国的情报评估(1950-1974)[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1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71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