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面向军校文职人员在职培训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6:26
【摘要】: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二00五年八月一日施行开始,军级以上机关和驻边远艰苦地区以外的非作战部队的教学、科研、工程、卫生、文体、图书、档案等专业技术岗位以及部分管理事务和服务保障等非专业技术岗位,陆续面向全国招收除从事护理、艺术、体育等专业技术岗位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他们就是非现役文职人员。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自2008年底开始招收文职人员。其中一批文职人员进入教育技术中心从事教学及保障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指示军队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专业对口、训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组织文职人员的专业培训。 通过观摩去年3月份在西安组织的培训,和对文职人员的走访调查,笔者提出当前文职人员培训中存在培训次数和规模不足、周期长、培训形式单一、效果不佳、考核方式不科学等诸多问题,并通过对混合学习的定义、内涵的理解,对典型混合学习模式的分析、文职人员的分析构建面向文职人员在职培训的混合学习模式。 文章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混合学习的定义、内涵及典型混合学习模式分析 笔者选择了国际上公认的权威定义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分析其定义的出发点和意义,并对国内教育技术界何克抗、李克东、黄荣怀、黎加厚等几位著名专家给出的混合学习的定义进行分析比较,深刻挖掘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自己对混合学习的理解,即混合学习是一种针对具体的问题采用合适的途径去解决的思路,物化为以“教育低碳化”即低成本,低浪费,高产出,高效益为目标的传统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在线(Online)学习和小组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整合。并结合文职人员在职培训的特点,笔者总结出混合学习的内涵。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六种混合学习模式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混合混合学习模式分析比较,吸取其适合文职人员在职培训的方面。 第二部分:文职人员在职培训混合学习模式设计 基于对文职人员、培训内容的分析,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和评价方式,进而构建了面对面授课、在线学习、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第三部分:在线学习平台的选择与设计 笔者选择开源软件Moodle作为在线学习平台,在平台原有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引入lightbox图片展示模块、NanGong语音模块、Inwicast Media Center活动模块,修改langconfig,解决了日历乱码的问题,并对Moodle进行了局域网访问的设置。 第四部分:混合学习模式的试点应用与评价 笔者在武警济南指挥学院教育技术中心文职人员培训中对混合学习模式进行了试点应用,通过调查问卷法从文职人员个人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学习接受程度、互动内容与程度、文职人员的整体认识五个维度对混合学习模式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综合评价。文章最后,总结和反思了研究过程中和模式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E251
【图文】:

混合学习,设计流程,步骤,学习支持


习网站上下载的资料、学习活动中的帮助、教材、参考书等,以此促进学习保持和迁移。学习支持应该成为混合学习模式的重要部分。这里的学习支持应该包括老师给予的在线或面对面指导,以及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当然,学习支持可以是在线的帮助也可以是面对面的指导沟通。(七) 国内混合学习模式案例分析一李克东教授基于 Josh Bersin 的四环节模式提出了混合学习设计的八步骤:

知识基础,学习者


图 3-2 学习能力倾向及其功能通过跟被调查文职人员代表座谈和调查问卷,笔者分析得出军校招收的教育技术部门文职人员全部拥有高等学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了解全面,但知识点孤立,不熟悉学以致用,而且很多情况下,工作中用到的知识需要重新去翻书,充电。大多数表示渴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希望通过小组学习和集体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知识。平时,他们学习的人员支持主要来自同事和同学,习惯于通过网络相互交流心得体会。1. 利用分类测定法分析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如图 3-3 所示:认知加工技能 有目的的努力和学习控制 个性倾向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成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J];太原市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13期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J];湖南政报;2005年17期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20期

4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15期

5 谢军波;;强化非现役文职人员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军队党的生活;2009年07期

6 朱庆瑛;;军队院校文职人员薪酬延期分配制度研究[J];时代金融;2008年11期

7 敖蕾;;强化职业认同 激发文职人员工作动力[J];新西部;2010年09期

8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施行[J];国防科技;2005年08期

9 张瑶;;加强军队文职人员队伍建设[J];政工学刊;2009年08期

10 ;档案广角[J];湖北档案;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小庆;;军队档案馆招聘文职人员有关问题的探讨[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徐巧玲;雷鹤;张银铃;曹宝花;史瑞洁;柳琴;;全军文职人员护理骨干培训与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3 孙金苏;;军队医院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4 高卓;王少梅;;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王玲;李小杰;;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与聘用人员焦虑状态的调查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孙金苏;张岚;;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管理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7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赵伍;申继亮;;可视化师资培训模式介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10 辛琳;秦可德;张晓中;;经管类本科生混合学习系统构建研究——以《企业筹资财务》课程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银春林、张勇杰、特约记者刘文勇;在重大任务中摔打 在重要岗位上“淬火”[N];战士报;2009年

2 卢晨琰 解学明 本报特约记者 李玉明;一名文职人员的追梦行动[N];解放军报;2010年

3 朱宏军 任旭;他们在军营沃土中茁壮成长[N];解放军报;2010年

4 李铭 翟丽娜;新型人才方阵顶呱呱[N];解放军报;2011年

5 黄学呈;浅谈企业文职人员的使用[N];吉林日报;2007年

6 ;我军建设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N];解放军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姚洪华;琢玉成器 修木成材[N];人民武警报;2011年

8 顾永磊;文职标牌摆上桌自觉接受您监督[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7年

9 吴燕玲;像战士那样冲锋 像军人那样奉献[N];战士报;2010年

10 ;上海警方首次招聘文职人员[N];人民公安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邬俊;基于交互式语义推理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蕴;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朋;面向军校文职人员在职培训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宇;我军文职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曾宪月;大学生混合学习需求分析及支持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博;基于绩效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霍亮;军校文职人员权益保障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亚双;绩效导向的学生混合学习课程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传南;基于混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薛国强;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研究性学习”课设计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9 汪灏;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D];河南大学;2012年

10 李苗苗;《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混合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3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713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