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1904-1950年)
本文关键词: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1904-1950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以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通过陈嘉庚于新加坡生活和创业的事迹探讨陈嘉庚对新加坡教育、社会以及经济的贡献。笔者认为陈嘉庚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华侨领袖,他体现了海外侨胞身在异乡、心系故土的爱国精神。陈嘉庚为祖国社会的建设、为祖国革命的事业付出努力。在为祖国的建设不停奔波的同时,陈嘉庚也不断为侨居地新加坡服务。虽然陈嘉庚当年是因为时代环境所迫才到新加坡谋生,但是他却没对侨居地排外。反之,陈嘉庚就像爱祖国一样爱新加坡。陈嘉庚在侨居地新加坡生活长达60年,他不仅把英属殖民地的新加坡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故乡,甚至申请并获得英国籍。在创业的同时,陈嘉庚积极为新加坡人民服务、积极为新加坡人民改善生活、积极为新加坡人民提供教育。陈嘉庚对新加坡无私的付出获得英殖民政府的肯定,受委为华人参事局员。被委任为华人参事局委员象征着华侨在新加坡社群里的威望、也代表着英殖民政府给予的信赖与肯定。新加坡能享有今天繁荣的经济、安稳的居住环境以及完善的华文教育,这与陈嘉庚当年在新加坡的付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陈嘉庚已离开人世多年,然而新加坡的社会仍留有他的足迹、留有他的精神。
【关键词】:陈嘉庚 新加坡 侨领 贡献 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27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缘起10-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7-19
- 2 新加坡历史概述与陈嘉庚的生平19-40
- 2.1 新加坡历史概述19-27
- 2.2 陈嘉庚的生平27-40
- 3 陈嘉庚对新加坡教育的贡献40-85
- 3.1 创办各类学校55-77
- 3.1.1 道南学堂55-61
- 3.1.2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61-74
- 3.1.3 南洋华侨师范学校74-77
- 3.2 资助英华大学77-79
- 3.3 战后重办教育79-81
- 3.4 照顾贫寒子弟81-85
- 4 陈嘉庚对新加坡社会的贡献85-120
- 4.1 维护新加坡华侨的利益86-88
- 4.2 改革新加坡华侨社会的陋习88-94
- 4.3 促进新加坡华侨的团结精神94-97
- 4.4 教育新加坡华侨遵守当地法则97-99
- 4.5 组织新加坡侨民保卫新加坡99-111
- 4.6 照顾华侨抗战会员的安危111-113
- 4.7 照顾战后新加坡人民的福利113-115
- 4.8 支持新加坡人民和平争取独立115-120
- 5 陈嘉庚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120-149
- 5.1 陈嘉庚与新加坡黄梨业122-128
- 5.2 陈嘉庚与新加坡冰糖制造业128-132
- 5.3 陈嘉庚与新加坡米业132-135
- 5.4 陈嘉庚与新加坡橡胶业135-141
- 5.5 陈嘉庚的企业精神141-149
- 结语149-155
- 参考文献155-161
- 作者简历1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瑾;;是历史巧合抑或是互动模式?——中国两次社会变革与新加坡华人的回应[J];世界民族;2009年03期
2 郭惠芬;;从文学视角看当代新加坡华人的文化与社会变迁[J];世界民族;2010年01期
3 李朋飞;;殖民时期新加坡华人慈善事业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陈晓蓉;;二战前新加坡华人基督教教育探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2期
5 冯成豹;;新加坡的华语推广运动[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6 陈寿仁;;近三十年新加坡华人社会结构及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摘要)[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04期
7 一木;;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的若干特点[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01期
8 沈立新;新加坡牛车水的历史变迁[J];八桂侨史;1992年03期
9 小项;;《新加坡华人今昔》将在新问世[J];国际人才交流;1993年11期
10 黄松赞;;论战后新加坡华人自立求存的新道路[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庄幸乐;;新加坡华人庆清明[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2 李金生;;新加坡闽人的谱牒与族史:文献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玉聪;王黎晨;;新加坡华人新移民与华族的冲突与融合[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天锡;;闽籍新加坡华人的传统节日活动窥探[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勇;;从族谱看新加坡福建人社群变迁[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怀;市领导会见新加坡驻厦总领事[N];厦门日报;2011年
2 钟雁明;广东与新加坡经贸成果具先导示范作用[N];国际商报;2006年
3 郭海方;史济春会见新加坡客人[N];河南日报;2007年
4 杜亚雄;多元的新加坡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5 李小博;选美国,不如选新加坡[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时报记者 张伟伟 叶媛媛;“努力开创新加坡福建经贸往来新纪元”[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龙镇 通讯员 贾煊 蒋淑君;新加坡科技代表团智汇佛山[N];广东科技报;2012年
8 本报赴新加坡特派记者 王慧;新加坡 制度“管”出国家新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9 南方日报评论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市长班”学员 周虎城;新加坡社会组织的仪轨建设[N];南方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史永洁;新加坡,,一座值得开掘的“富矿”[N];淮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蓉;新加坡引领社会思潮的经验性做法及其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林琳;当代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雯;新加坡私立华语补习机构华语教育考察[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4 董罡辉;中国大陆与新加坡小学德育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余莉敏(EU LI MIN);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1904-1950年)[D];浙江大学;2014年
6 白叶;社会变迁与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7年
7 曹韶玮;新加坡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贾冉冉;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福建会馆文化教育功能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9 姜丽萍;新加坡华语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师雯;新加坡权威主义体制及其政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1904-1950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7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