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
发布时间:2017-04-03 11:03
本文关键词: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瑶族“千家峒运动”为考察个案,以符号学背景下的姓名谱系为视角,梳理辨析作为“华夏边缘”的瑶族文化区系,其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缘起与流变,展示其文化应对和挑战的历史抉择与变迁,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给出“瑶族发展前景展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 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融合的民族,关于它的起源,存在着“一元”和“多元”多种说法,其中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关于那些民族起源的遥远记忆因年代久远在瑶族人心里已经逐渐褪色,但瑶族先民曾经居住过的景色优美、生活富裕安稳的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千家峒却在世世代代的瑶族人心里根深蒂固、心向往之。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一些宗教观念因素的影响,让怀揣着朝拜祖先圣地和追求幸福生活两个动机的瑶民或有组织性的、或自发的一直找寻千家峒故地,要求返回千家峒居住,这一系列活动被叫做“干家峒运动”。而千家峒传说中500年后瑶民相认的信物——十二节牛角代表着瑶族十二姓成为瑶民互相认同的凝聚点,它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分认同的依据之一 福柯在其著名的《知识考古学》中说:“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发展其意义的全部知识,称为阐释学;把鉴别符号,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称为符号学。”中国姓氏是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全过程的见证,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正因为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所以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姓氏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历史与文化,这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无论是瑶族继承远古图腾时代的古姓,或是接受封建王朝及官吏的赐姓,或是在民族融合中接受其他民族的姓,还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进行改姓,这些都是记录瑶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依据符号学规范,切入对瑶族“千家峒运动”中民族谱系姓氏重构的考察辨析,是深入理解瑶族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缘起与流转、梳理瑶族文化应对和挑战的历史抉择与变迁理想进路。 在考察研究的具体步骤上,本文以姓名学的角度切入,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瑶族千家峒运动以及瑶族的姓氏传说,阐释几种姓氏学说产生的原因;并从瑶族姓氏的起源和流变两个方面解释瑶族姓氏逐渐丰富的原因,补充相关瑶族历史文化知识,说明千家峒运动发生的原因;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阐释以十二姓为基础的渡海神话的出现原因,以及瑶族在面对汉族强大的涵化压力下在姓氏制度方面所作出的改变。论证瑶族千家峒运动属于瑶族民族意识、民族性格苏醒的复兴期理论界定,探讨如何平稳过渡到新的恒稳期,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双重刺激下才能保证瑶族及其文化持久、稳健发展。
【关键词】:姓名学 千家峒运动渡海神话 文化应对与挑战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20.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1.1 选题背景9-11
- 1.2 相关研究述评11-16
- 1.2.1 瑶族和千家峒运动概述11-12
- 1.2.2 姓名学研究概述12-13
- 1.2.3 文献回顾与讨论13-16
- 1.3 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16-18
- 1.3.1 思路框架16
- 1.3.2 主要观点及创新16-18
- 1.3.3 理论应用与研究方法18
- 1.4 研究意义18-20
- 1.4.1 理论意义18
- 1.4.2 现实意义18-20
- 第二章 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20-28
- 2.1 千家峒相关传说21-23
- 2.2 瑶族“七姓说”、“九姓说”、“十二姓说”23-25
- 2.3 几种姓氏学说产生的原因25-28
- 第三章 瑶族姓氏渊源与流变28-40
- 3.1 瑶族姓氏特点与历史文化28-32
- 3.1.1 汉族赐姓28-29
- 3.1.2 盘姓由来29-30
- 3.1.3 更改姓名30-31
- 3.1.4 子姓的出现31-32
- 3.2 瑶族的命名习俗32-36
- 3.2.1 瑶族命名的一般规则32-33
- 3.2.2 瑶族姓名的种类33-36
- 3.3 千家峒运动产生的原因36-40
- 3.3.1 自然原因36-37
- 3.3.2 人为原因37-38
- 3.3.3 宗教观念因素38-40
- 第四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千家峒运动40-50
- 4.1 以姓氏制度为基础的渡海神话的出现40-43
- 4.2 文化挑战与应战:瑶族姓氏制度下的认同与归属43-47
- 4.3 瑶族发展前景展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47-50
- 参考文献50-52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52-54
- 致谢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雁飞;;从瑶族史诗看瑶人迁徙的文化意识[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学钧,马建钊;瑶族盘瓠神话与渡海神话的象征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徐杰舜,乔健;漂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漂泊——人类学学者访谈之三十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有隽;瑶族宗教信仰的人类学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宇晓;瑶族的汉式姓氏和字辈制度──瑶汉文化涵化的一个横断面[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04期
6 龙之助;;中国姓氏中的遗传密码[J];北京纪事(纪实文摘);2006年10期
7 宋锐乔,倪少玉;中国姓氏形成概述和湖南姓氏简介及其特点[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8 赵敏兰;广西金秀(柘山)瑶族的命名规则[J];民俗研究;1996年03期
9 郑希;;浅谈瑶族文化的守护与传承[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黄禾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瑶族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8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