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论色拉西及其抄尔

发布时间:2017-04-12 17:07

  本文关键词:论色拉西及其抄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蒙古民族古老传统的弓弦乐器抄尔是最具特色和有独特风格的乐器,它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种文化遗产。抄尔乐器的渊源可追溯到古代蒙古民族的劳动生活器具——木勺子。色拉西是对抄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最突出贡献的一位艺术大师。他也是一位抄尔艺术的最优秀的继承者、开拓者和守护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民间被誉为“四大民间艺人”之首(其余三位分别是孙良、毛依罕、琶杰)。遗憾的是色拉西大师过古不到半个世纪的时光,抄尔却濒临灭亡的危机。本文通过对色拉西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抄尔艺术以及对抄尔艺术的传承、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等诸多方面进行论之。阐述色拉西与他的抄尔艺术的人生价值,迅速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研究这一蒙古族古老的民间器乐艺术瑰宝。 在本文的第一章中对色拉西的人生经历分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前和之后两大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梳理他人生经历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艺术生涯。 本文把重点放在了第二章。在本章的第一部分中大胆的推断了抄尔源流问题上的两种有可能性的世系关系。分别为:木勺子——勺子胡兀日——胡兀日(二弦)——抄尔。木勺子——弹拨勺子胡兀日(如托布秀尔)——弓弦勺子胡兀日——胡兀日——抄尔。还对科尔沁抄尔和它的民间制作方法以及对抄尔与马头琴的关系进行了较明确的辨析。认为创新点在于第二部分中对色拉西演奏过的曲目进行了比较合理而细致的记谱和演奏风格技巧的细腻解析上。这将对今后抄尔艺术的传承与教育可提供实例和演奏上的方便。在第三部分的内容中对色拉西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进行了阐述。在第四部分“色拉西的抄尔艺术美学观”中论述了色拉西以及他对抄尔的艺术思想。 在本文的最后一章中重点论述了人们对抄尔艺术大师色拉西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实践等学术问题。
【关键词】:色拉西 抄尔艺术 马头琴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25.7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Chinese Abstract5-8
  • 引言8-12
  • 第一章 色拉西与他的人生12-22
  • 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前(少年和中年时期)、12-18
  • (一)、千缘抄尔12-15
  • (二)、流浪从艺15-18
  • 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老年时期)、18-22
  • (一)、登上舞台18-20
  • (二)、走进学堂20-22
  • 第二章 色拉西的抄尔艺术22-67
  • 一、关于抄尔的源流与发展22-29
  • (一)、早期的抄尔与科尔沁抄尔22-27
  • (二)、抄尔与马头琴的关系27-29
  • 二、色拉西的演奏艺术29-60
  • (一)、色拉西演奏的抄尔曲目与代表作29-54
  • (二)、色拉西的演奏风格与演奏技巧54-60
  • 三、色拉西的艺术成就和贡献60-63
  • (一)、抄尔乐器的改造和发展60-61
  • (二)、抄尔艺术的传承与教育61-62
  • (三)、蒙古民间音乐的热爱和追求62-63
  • 四、色拉西的抄尔艺术美学观63-67
  • (一)、色拉西的抄尔音乐观63-65
  • (二)、色拉西的抄尔审美观65-67
  • 第三章 色拉西与抄尔艺术的思考67-74
  • 一、访谈色拉西的抄尔传承人67-70
  • (一)、直接传承人67-69
  • (二)、间接传承人69-70
  • 二、抄尔培训班及其续期培训70-72
  • 三、色拉西抄尔艺术研讨会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78
  • 附录178-80
  • 附录280-81
  • 附录381-82
  • 附录482-83
  • 附录58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欣;;声音与历史——以声音感为中心的蒙古族乐器“潮尔”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色拉西及其抄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01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