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士兵“三特双协同”安保人才培养首都模式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02 20: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和北京市民政局及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跨界合作,创建了退役士兵"三特双协同"安保人才培养首都模式。全面提升了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能力,取得了重大人才培养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文章来源】: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政部门主导,开创退役士兵高等职业教育新路径
(一)“校政”协作,消除求学后顾之忧
(二)多措并举,激发入学原生动力
(三)结合实际,搭建入学“绿色通道”
二、企业深度融入,实现安保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一)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定制专业方向
(二)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实施订单培养
1.“首都机场订单”班。
2.“航空安保定向”班。
3.“警务管理定向”班。
4.“涉外企业冠名”班。
(三)以跨界育人为路径,构建安保职业教育体系
1.对接职业标准,探索教学实施路径。
2.依托合作平台,推进配套工程建设。
三、 双主体协同育人,搭建退役士兵安保职业人才培养新平台
(一)强化思想教育,突出政治过硬这一核心优势
(二)注重能力递进,推行目标导向教学实践三阶段
1.因材施教,助推退役士兵“同质性”到“个性化”能力转变。
2.知行合一,加快退役士兵“学生”到“职业人”身份转变。
3.“实”“教”相伴,实现退役士兵“单维式”到“立体化”培养转变。
(三)反哺教育教学,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研
四、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形成特色,不断创新机制服务退役士兵
(一)提出了退役士兵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
(二)开创了退役士兵安保人才育人新模式
(三)实现了退役士兵安保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新突破
五、结语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效对接
(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校政、校企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发展
1.为退役士兵职业生涯发展和幸福家庭搭建了广阔的可持续成长平台。
2.为中国安保行业输送了紧缺人才。
3.为政府部门排忧解难。
(三)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化安保职教改革,成效辐射全国
本文编号:3059883
【文章来源】: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政部门主导,开创退役士兵高等职业教育新路径
(一)“校政”协作,消除求学后顾之忧
(二)多措并举,激发入学原生动力
(三)结合实际,搭建入学“绿色通道”
二、企业深度融入,实现安保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一)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定制专业方向
(二)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实施订单培养
1.“首都机场订单”班。
2.“航空安保定向”班。
3.“警务管理定向”班。
4.“涉外企业冠名”班。
(三)以跨界育人为路径,构建安保职业教育体系
1.对接职业标准,探索教学实施路径。
2.依托合作平台,推进配套工程建设。
三、 双主体协同育人,搭建退役士兵安保职业人才培养新平台
(一)强化思想教育,突出政治过硬这一核心优势
(二)注重能力递进,推行目标导向教学实践三阶段
1.因材施教,助推退役士兵“同质性”到“个性化”能力转变。
2.知行合一,加快退役士兵“学生”到“职业人”身份转变。
3.“实”“教”相伴,实现退役士兵“单维式”到“立体化”培养转变。
(三)反哺教育教学,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研
四、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形成特色,不断创新机制服务退役士兵
(一)提出了退役士兵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
(二)开创了退役士兵安保人才育人新模式
(三)实现了退役士兵安保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新突破
五、结语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效对接
(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校政、校企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发展
1.为退役士兵职业生涯发展和幸福家庭搭建了广阔的可持续成长平台。
2.为中国安保行业输送了紧缺人才。
3.为政府部门排忧解难。
(三)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化安保职教改革,成效辐射全国
本文编号:3059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05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