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扭转机动机理及其战术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15:28
  对扭转机动及其在空战中的战术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空战中的几种战术战法,为工程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章来源】:教练机. 2020,(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扭转机动机理及其战术意义研究


瞄准平面与机动平面

关系曲线,角速度,关系曲线,初始角


由图2可知,在“角点速度”时,盘旋角速度会达到最大值,高于和低于这个速度都会导致瞬时盘旋角速度的下降;盘旋角速度随速度的损失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因瞬时盘旋机动中飞机的速度一般都处于不断衰减过程中,为尽快完成盘旋机动,战机显然不应以明显高于角点速度的速度开始盘旋,否则初始盘旋角速度太低;也不应以低于角点速度开始盘旋,否则不仅初始角速度低,而且角速度会持续衰减。因此,作战中的战机若以略高于角点速度的速度开始盘旋将最为合适,这样不仅初始角速度较高,而且还有一个短暂的角速度上升过程。在这种盘旋机动策略下,飞机角速度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角速度,情况,飞机


在这种盘旋机动策略下,飞机角速度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在图3中,由于飞机以超过角点速度的速度开始盘旋,盘旋角速度先上升(T10)再下降(T20),这个速度超前量越大,则初始盘旋角速度越低。不难看出,盘旋角速度衰减的快慢,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完成指定盘旋角度所需时间的长短。在消耗相同的时间,角速度衰减慢的飞机,可以用较小的速度超前量,衰减到角点速度,在这个角速度上升阶段可使其取得平均角速度优势,从而保证其完成整个盘旋机动过程所需的总时间更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术机动对飞机作战生存力的影响研究[J]. 王怀威,李曙林,陈宁,范俊.  飞行力学. 2011(03)
[2]几种主要敏捷性的作战效能分析[J]. 凌政国,胡秉科.  飞机设计. 1994(01)



本文编号:3123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123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