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基于职业角色的陆军基层主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10:50
  军队的根源在基层,基层的力量在主官,基层主官是军队战斗力的源泉。随着高技术武器不断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战争形态的不断改变,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作战的主要力量——军官和士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上级命令和任务的执行者,又担负着基层部队领导任务的基层主官则是各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这也使目前军队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加速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实施,切实以科学发展观抓好新时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提高部队整体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探索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军队基层主官的职务对任职者的胜任素质特征要求。同时探讨基层主官如何履行各项胜任特征,并以此展开基于职业角色和胜任特征的关系研究。通过研究建立基于基层主官职业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为军队干部管理提供最为基础的数据。研究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混合研究模式。首先采用访谈法和工作日志法,对部队基层主官以及主官直接面对的上级和下级群体进行工作分析研究,确定了选取绩效样本的指标。再根据绩效指标获取绩效人员样本,对绩效取样的人员采用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质化编码分析确定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框架和行...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胜任特征理论回顾
    2. 胜任特征相关研究概况
    3. 提取胜任特征的方法
    4. 胜任特征模型与职业角色关系研究
正文
    1. 研究的总体设计
    2. 陆军基层主官胜任特征研究
        2.1 工作分析和绩效样本定义
            2.1.1 工作分析访谈研究
            2.1.2 访谈结果的质化编码与归类分析
            2.1.3 工作日志法研究
            2.1.4 绩效评定指标
        2.2 绩效样本的确定
        2.3 行为事件访谈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结果分析
        2.4 胜任特征问卷调查
            2.4.1 胜任特征问卷的编订
            2.4.2 问卷调研对象与方法
            2.4.3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3. 基层主官职业角色与胜任特征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对象与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质化分析研究结果
            3.3.2 主官任职角色和胜任特征关系模型
        3.4 讨论
全文小结
    1 研究结论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创新之处
    4 研究不足之处
    5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型组织建设的思考[J]. 时勘,郑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01)
[2]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 时勘.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4)
[3]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 赵辉,黄晓,韦小军.  科学管理研究. 2006(02)
[4]组织理论的新发展: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理论[J]. 梁建春,时勘.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12)
[5]变革型领导的结构与测量[J]. 李超平,时勘.  心理学报. 2005(06)
[6]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理论及其人力资源管理[J]. 梁建春,时勘.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不同军兵种官兵对初级军官胜任特征的评价[J]. 苏景宽,李云波,罗正学,苗丹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22)
[8]管理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J]. 金杨华,陈卫旗,王重鸣.  心理科学. 2004(06)
[9]IPMA挑战中国“HR”管理认证体系 “素质模型”成为专业人士新宠——我国引入美国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J]. 李照光.  投资北京. 2004(11)
[10]工作分析中的难点辨析[J]. 徐莉莉.  人才资源开发. 2004(Z1)

硕士论文
[1]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胜任力培训有效性模型研究[D]. 刘辉.大连理工大学 2005
[2]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项成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69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169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