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春及其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1:07
本文关键词:谭元春及其诗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晚明文学史上,以钟惺和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是继公安派而崛起的派别。他们的诗文创作及文学理论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文学界,尤其是他们共同评定的《诗归》出版流行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为竟陵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谭元春,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是其一生的生活写照。他的散文在内容上融合了古代散文的各类题材,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既打破了明代诗文拟古的格局,又对公安派的浅俗进行了矫正。他要求“求灵致厚”,提倡“真性情”的诗歌理论主张,更是引起了后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以谭元春的诗歌、散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首先对前人有关谭元春的研究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谭元春的文学创作在晚明被重视,而后在清代被批判以致销声匿迹的影响变化过程。其后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才开始出现的研究谭元春的文章进行了阐述,交待了现今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的研究空间。 第一章,主要介绍谭元春的家世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家世生平主要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其一生坎坷的科举道路。社会背景主要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论述其对谭元春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论述谭元春的交游对象,包括与钟惺的交游,与竟陵派其他成员的交游和与复社成员的交游。 第三章,主要论述谭元春的思想及对其创作的影响,包括他身上所具有的儒道禅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两个方面。 第四、五两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第四章,主要以谭元春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谭元春的文学创作与魏晋及晚唐文学的渊源关系,其后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别进行详细地研究。思想内容主要分为交友诗、纪游诗、咏物诗、讽喻诗、即事感怀诗五个部分;艺术上,首先从以“幽深孤峭”为特色的风格入手,论述谭元春诗歌选景的奇特和构思新颖的风格。然后拨开历来人们对谭元春固定思维的认识,进而挖掘他诗歌中率真的抒情,白描的手法,错落的句式与打破韵律的创新几个方面的特色,对其进行更加全面地研究。 第五章,主要研究谭元春的散文。同样也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着重论述。内容上主要分为书信文、游记文、传记文、序文和论说文五个部分;艺术成就上主要从幽寒的意境、平缓的叙事手法、典故的运用、字句的锤炼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最后结语,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谭元春文学的价值以及其在整个明代文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谭元春 生平 思想 诗歌 散文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K825.6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引言12-15
- 第一章 谭元春的家世生平与时代环境15-26
- 第一节 家世生平15-22
- 一、 出身耕读世家15-19
- 二、 困顿科考场上19-22
- 第二节 时代环境22-26
- 一、 黑暗血腥的政治环境22-23
- 二、 狂异突变的思想文化23-26
- 第二章 谭元春的交游对象26-37
- 第一节 与钟惺的交游27-30
- 第二节 与竟陵派中其他成员的交游30-33
- 第三节 与复社成员的交游33-37
- 第三章 谭元春的哲学与文学思想37-50
- 第一节 儒道禅合一的哲学思想37-41
- 第二节 以《诗归》为主的文学主张41-50
- 一、 诗歌要有“真性情”的选诗标准41-42
- 二、 “灵”与“朴”统一的创作要求42-44
- 三、 “幽深孤峭”的创作风格44-46
- 四、 与公安派诗学主张的异同46-50
- 第四章 谭元春的诗歌创作50-75
- 第一节 谭元春诗歌创作的渊源50-53
- 一、 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渊源50-52
- 二、 与晚唐诗歌的渊源52-53
- 第二节 谭元春诗歌的主要内容53-67
- 一、 交友诗54-58
- 二、 纪游诗58-60
- 三、 咏物诗60-62
- 四、 讽喻诗62-64
- 五、 即事感怀诗64-67
- 第三节 谭元春诗歌的艺术特色67-75
- 一、 选景奇特,构思新颖68-69
- 二、 写人记事,抒情性强69-71
- 三、 善用白描,通俗易懂71-72
- 四、 句式错落,,韵律不齐72-75
- 第五章 谭元春的散文创作75-96
- 第一节 谭元春散文的主要内容75-87
- 一、 书信文75-76
- 二、 游记文76-80
- 三、 传记文80-82
- 四、 序文82-85
- 五、 论说文85-87
- 第二节 谭元春散文的艺术特色87-96
- 一、 幽寒的意境,超然的情怀87-90
- 二、 平缓的笔法,真率的情感90-91
- 三、 引经据典,语意精深91-93
- 四、 喜用短句,善入虚词93-96
- 结语96-98
- 注释98-110
- 参考文献110-114
- 致谢114-11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调公;;为竟陵派一辩[J];文学评论;198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建旺;明代广东作家和明代广东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恩俊;复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赛梅;谭元春诗文理论及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谭元春及其诗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2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