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13:48
土司制度形成于元代,发展完备于明代。明朝中后期,随着国力衰弱和时局动荡,开始频繁地征调土司。保靖土司就被中央王朝频繁地调离出土司地区,参与明朝各种性质的军事战争,从而使保靖土司地方武装力量成为当时国家统一武装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明代社会矛盾突出,而这些矛盾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明代各时期各区域大小不等的战乱,以及土司参与平乱战争。由于尚武精神以及“寓兵于农”等内因和国内时局动荡、卫所制衰落等外因的双重作用,保靖土司获得了参与王朝国家“应调从征”的机会。在近五十余次的军事征调中,保靖土司超强的军事实力和对中央王朝深刻的政治认同得以彰显。彰显之中,诸如“征蛮”、“征贼”、“御边”等军事征调,频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参与战役的重要性逐步加强。其“应调从征”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在“应调从征”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一是充当明朝“以夷制夷”的暴力工具,镇压贵州、四川、两广、湖广、辽沈各族的反明斗争;二是充当维护明朝统治的护卫者,为明朝去到荆襄、河南、四川、汉中等地,去镇压各地农民、流民的起义;三是充当明朝国家的卫国者,当中华民族面临来自海外的倭寇侵扰时,毅然开赴东南沿海进行保家卫国正义战争。三种角色...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有关明代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一、有关土司“应调从征”的总体性介绍
二、从某地区对土司“应调从征”进行研究
三、对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明朝中央政策与保靖土司区的民族性
第一节 明朝中央政府的政策
一、羁縻政策的借鉴
二、明朝“以夷制夷”的政策
第二节 保靖土司区的民族性
一、土民的尚武风习
二、土兵的寓兵于农
第三节 明朝时局动荡与卫所制的衰落
一、明朝时局的动荡
二、卫所制的衰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靖土司的参战与奉命征调
第一节 参与明初统一之战(1363年—1435年)
第二节 明中期的频繁征调(1436年—1620年)
第三节 明末的无力奉调(1621年—1644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靖土司在“应调从征”中的角色扮演
第一节 镇压各地起义
一、平定少数民族的“变乱”
二、镇压各地农民起义
第二节 戍守“苗疆”
一、约束苗民
二、驻防“边墙”
第三节 奋力抗倭
一、官军无力抗倭
二、土兵奋勇杀敌
第四节 增援辽东
一、萨尔浒之战
二、援辽之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的影响
第一节 有效地和合了保靖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一、抚恤奖赏保靖土兵
二、致力维护王朝统治以及国家统一
第二节 大大提升了土司部队的战斗力
一、重视对土兵的选拔与训练
二、增强土兵的装备与出征的仪式感
三、极大地增强了土兵的军事力量
第三节 形成了服务于战争的地方新习俗
一、过赶年
二、摆手舞
第四节 体现战争的残酷性
一、增加了王朝与民众的经济负担
二、军纪败坏危害征调地区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廷对保靖土司兵的军事征调[J]. 朱皓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明后期的西南卫所与土兵征调[J]. 颜丙震. 安康学院学报. 2018(04)
[3]《王阳明全集》所见明晚期永保土司兵的征调[J]. 覃芸.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试论土司国家权力应对与明清“众建”改流策略——以秀山杨氏土司的军征为例[J]. 彭福荣,翟文.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4)
[5]狼土兵与嘉靖御倭王江泾大捷述论[J]. 胡凡,朱皓轩.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6]论明代土家族“土兵”在抗倭斗争中的军事贡献[J]. 向轼,莫代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7]深化土司研究的几点思考[J]. 李世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明代土家族土兵抗倭的缘起、进程与取胜原因[J]. 李良品,张芯.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9]国家认同视野下的土司军队征调——以元、明、清朝乌江流域土司军队为例[J]. 彭福荣. 军事历史研究. 2014(01)
[10]论明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的完备[J]. 李良品. 铜仁学院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萨尔浒之战研究[D]. 李金涛.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酉阳、石砫土司与明朝关系考论[D]. 张万东.吉林大学 2013
[2]明代广西土兵征调制度论略[D]. 韦胜辉.广西师范大学 2013
[3]明代播州杨氏土司军事征调研究[D]. 谭杰容.中南民族大学 2013
[4]明代永顺土兵军事活动研究[D]. 张凯.吉首大学 2012
[5]明代土兵述略[D]. 郭书林.青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7907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有关明代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一、有关土司“应调从征”的总体性介绍
二、从某地区对土司“应调从征”进行研究
三、对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明朝中央政策与保靖土司区的民族性
第一节 明朝中央政府的政策
一、羁縻政策的借鉴
二、明朝“以夷制夷”的政策
第二节 保靖土司区的民族性
一、土民的尚武风习
二、土兵的寓兵于农
第三节 明朝时局动荡与卫所制的衰落
一、明朝时局的动荡
二、卫所制的衰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靖土司的参战与奉命征调
第一节 参与明初统一之战(1363年—1435年)
第二节 明中期的频繁征调(1436年—1620年)
第三节 明末的无力奉调(1621年—1644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靖土司在“应调从征”中的角色扮演
第一节 镇压各地起义
一、平定少数民族的“变乱”
二、镇压各地农民起义
第二节 戍守“苗疆”
一、约束苗民
二、驻防“边墙”
第三节 奋力抗倭
一、官军无力抗倭
二、土兵奋勇杀敌
第四节 增援辽东
一、萨尔浒之战
二、援辽之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靖土司“应调从征”的影响
第一节 有效地和合了保靖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一、抚恤奖赏保靖土兵
二、致力维护王朝统治以及国家统一
第二节 大大提升了土司部队的战斗力
一、重视对土兵的选拔与训练
二、增强土兵的装备与出征的仪式感
三、极大地增强了土兵的军事力量
第三节 形成了服务于战争的地方新习俗
一、过赶年
二、摆手舞
第四节 体现战争的残酷性
一、增加了王朝与民众的经济负担
二、军纪败坏危害征调地区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廷对保靖土司兵的军事征调[J]. 朱皓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明后期的西南卫所与土兵征调[J]. 颜丙震. 安康学院学报. 2018(04)
[3]《王阳明全集》所见明晚期永保土司兵的征调[J]. 覃芸.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试论土司国家权力应对与明清“众建”改流策略——以秀山杨氏土司的军征为例[J]. 彭福荣,翟文.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4)
[5]狼土兵与嘉靖御倭王江泾大捷述论[J]. 胡凡,朱皓轩.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6]论明代土家族“土兵”在抗倭斗争中的军事贡献[J]. 向轼,莫代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7]深化土司研究的几点思考[J]. 李世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明代土家族土兵抗倭的缘起、进程与取胜原因[J]. 李良品,张芯.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9]国家认同视野下的土司军队征调——以元、明、清朝乌江流域土司军队为例[J]. 彭福荣. 军事历史研究. 2014(01)
[10]论明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的完备[J]. 李良品. 铜仁学院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萨尔浒之战研究[D]. 李金涛.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酉阳、石砫土司与明朝关系考论[D]. 张万东.吉林大学 2013
[2]明代广西土兵征调制度论略[D]. 韦胜辉.广西师范大学 2013
[3]明代播州杨氏土司军事征调研究[D]. 谭杰容.中南民族大学 2013
[4]明代永顺土兵军事活动研究[D]. 张凯.吉首大学 2012
[5]明代土兵述略[D]. 郭书林.青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7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32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