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与江南文化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范成大与江南文化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江南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它具有清柔明丽、开放包容、崇尚文教、追求逸乐以及具有浓厚的宗教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江南文化都具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范成大就是一个在江南文化影响下的典型江南文人,他出生在江南,成长在江南,进入仕途后大部分时间也生活在江南。作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他善于学习,转益多师,诗、文、词、书法兼善,在诸多方面都卓有成就。范成大所取得的成就与江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从思想、政绩,还是诗歌、影响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与江南文化精神相契合。思想上,范成大儒释道思想并行,内行修身,外治功业,独善其身的同时不忘兼济天下;政绩上,他出将入相,入为皇帝倚重之近臣,立节虏廷、论罢张说,出则为地方封疆之大员,兴水利、恤贫民、除弊政、建良法,所至有声,尤其是在江南地方任上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深得皇帝信任和百姓的爱戴;诗歌风格上,风格多变,众体皆佳,而总体给人的印象是清新妩丽、温润典雅,他的诗歌内容上亦多描写江南田园风景的篇目,能多方面生动且深入地反映江南农民生活;在对江南的影响上,他素以诗名一代,世人争相传诵。后世文人多效仿者,更有甚者将其诗歌奉为诗法。他立身中正、刚正不阿,德行上也堪称楷模。可以说,江南文化成就了范成大,范成大亦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体现者之一。
【关键词】:范成大 江南文化 思想 诗歌 政绩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2;K825.6;G1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绪论6-8
-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定义及特点8-12
-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定义8-10
- 第二节 江南文化的特点10-12
- 第二章 范成大的生平思想与江南文化12-27
- 第一节 范成大其人及其诗歌12-16
- 第二节 范成大与江南的关系16-18
- 第三节 范成大的思想与江南文化18-26
- 结论26-27
- 第三章 范成大诗歌与江南文化27-32
- 第一节 范成大诗歌的柔性特征28-30
- 第二节 范成大诗歌的刚性特征30-32
- 结论32
- 第四章 范成大在江南的政绩及影响32-39
- 第一节 范成大在江南的政绩33-36
- 第二节 范成大对江南的影响36-38
- 结论38-39
- 参考资料39-41
- 附录:范成大历任官职记41-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介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亮;;范成大和他的田园诗[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2 何瞻;;范成大与其纪游日录[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严英俊;;范成大与《桂海虞衡志》[J];历史教学;1987年08期
4 邹志方;;陆游词作系年[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02期
5 钟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赏读[J];中文自修;1995年07期
6 陈正君;理性的田园——评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高红梅;读石湖田园诗心解[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8 郭睿;;浅析范成大的闲适词[J];神州;2011年15期
9 钟尚钧;美景如画 词约意丰——范成大《横塘》赏读[J];阅读与写作;1998年03期
10 应一平;;天镜舟隐淡苍烟——读明代谢时臣《石湖别墅图》[J];收藏;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奎;;江南文化哺育宁波商帮[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2 顾伟建;;江南文化是嘉兴旅游的灵魂——兼谈发展嘉兴水乡旅游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洪岳;;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凤媛;;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江南”质素初探——以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创作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邱敏;;介绍柴德赓先生的一篇史学短文——《天堂苏杭说的由来》[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7 孙勇才;;佛教与江南文化轴心期[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8 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炳麟;;丽水名人文化及发展研究[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傅丹;;“江南文化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举行[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马学强;江南文化:上海的人文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记者 张超柱 见习记者 郑炜君;“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N];嘉兴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力农;“文化再造”伟大创新,打造江南文化“常熟样本”[N];经理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江湖;近观远瞻江南文化散文[N];文艺报;2003年
5 翁醉;杭州人文住宅传承江南文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记者 吴轶群;把民间“珍珠”串成“项链”[N];嘉兴日报;2005年
7 记者 张敏;新的亮色 新的精彩[N];嘉兴日报;2005年
8 葛永海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彰显城市品格: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记者 陆成钢 沈秀红;热闹过后留下什么[N];嘉兴日报;2005年
10 胡馨婷 吴轶群 程茂林;禾城处处闹元宵 满城尽见幸福脸[N];嘉兴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杨理论;中兴四大家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庭松;杨万里与南宋诗坛[D];浙江大学;2005年
5 郑锦燕;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皓;宋代外交行,
本文编号:338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38334.html